阅读理解——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分类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服务于场景铺垫、情感烘托或背景交代。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天气、季节、山水、植物等),可以营造氛围、烘托心情或象征主旨。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场景(如街道、店铺、习俗、人际关系等),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
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初级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初级的作用: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
服务于所表达内容的环境描写,通常会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如果所描述的环境与故事情节的氛围一致,就是通过环境正面烘托情节情感;如果所描述的环境与故事情节的氛围相反,则是通过这种反差反衬情节的核心情绪,强化内容的表达效果。
“春到了。一九四二年的春天是寒冷的。从指挥所的窗口望过去,大泽山像一头蹲着的雄狮。天色阴沉沉的。树木还光着丫枝,只有山沟里的野花已经绽开了蓓蕾。丛生的野草挺着尖儿,像一簇簇锋利的短剑。”——李心田《两个小八路》
由于故事的背景是战争年代,这一段环境描写的基调与故事背景一致,渲染了阴沉、冷峻的氛围,暗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与严峻。
而同一篇中的另一段环境描写:
“站在大泽山上可以望见东方的大海。一轮红日,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冒了出来。湛蓝的海面上泛起了无数跳跃的金色的光点,闪得人睁不开眼睛。山谷里升起了淡红色的雾,初春的早晨是多么美丽,多么恬静啊!”——李心田《两个小八路》
这一段环境描写显然与战争基调相反,通过美丽恬静的自然环境与战争的残酷的鲜明对比,更加反衬战争的残酷,也坚定了战士们要誓死守护家乡的这份美好。
3、初级的作用:烘托或衬托人物形象、心理和心情
在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环境描写通常承担着侧面烘托的功能。尤其作为阅读理解材料的篇目,几乎没有闲笔,每一处环境描写的笔墨,都会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物烘托 —— 或是暗示人物心境,或是凸显人物性格,或是铺垫人物命运。
不过需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仅依赖环境描写。它更需要结合文章全篇的事件脉络来综合梳理,从人物的言行、选择以及事件的发展与结果中,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核心特质。
问题:文章写袁隆平的事迹,还运用了很多笔墨描写了当时的环境,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袁隆平传》节选内容)
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烘托出了袁隆平不惧艰难险阻、坚守岗位、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4、中级的作用: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从位置上来看,承担这样作用的环境描写一定在全文的起始处,这样能更好地起到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从内容上来看,这样的环境描写与后文发生的事件密切相关,或是后面事件发生的自然条件,或是为主要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例子1:这是一片亚热带原始雨林,这片雨林生长得异常繁茂,树冠相接,严似穹窿,各种藤蔓密如蛛网。最令人头痛的是一片片荆棘,二人多高,枝丫上布满一寸多长的尖刺,刺锋锐得赛过狼牙犬齿。(阅读篇目《头一个是团长》)
Q:这一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交代雨林恶劣的环境,突显穿插部队面临的困境,为下文写战士们用身体铺路的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子2: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岁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阅读篇目选自:叶君健的《看戏》,观看的戏是梅兰芳“穆桂英挂帅”)
Q:请谈谈这一段环境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
A: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安静的气氛,烘托了观众紧张、期待的心情,表现了观众对梅兰芳出场的期待;为下文写梅兰芳出场做铺垫。
5、高级的作用:暗示人物命运、揭示主题
这一个层级的作用相对含蓄,个人认为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一般不会出到这个层次。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暗示:飘落的桃花暗示了林黛玉等女子的悲剧命运,“落红成阵” 的景象也隐喻着贾府的衰败和宝玉爱情的破灭,为后续的悲剧埋下伏笔。
《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 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
主题揭示:神圣的雪山与神秘的豹尸构成了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是主人公哈利命运的精炼寓言,他来到非洲追寻精神重生,却最终面临肉体的死亡与精神的困境,揭示了死亡与永恒、理想与现实的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是比较间接的为主题服务,而社会环境一般与索要表达的内容直接相关,其作用相对明显。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复杂的社会关系;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揭示社会本质,点明主题。
阅读理解答题要点tips:
1、阅读理解中遇到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还是要具体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内容,基本答题要点包括: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或背景;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于写人记事类文章)。
有些时候,当这段环境描写出现在篇目比较靠前的位置,比如第一段或第二段时,还要考虑下是否有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从阅读理解出题人的角度,当问题涉及“在文中的作用”,“从全文来看”等字眼时,也是一种提示,说明这段环境描写对全文的内容表达可能有铺垫作用或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但我们多阅读,多感受,尤其是名家们的作品,看到写人记事的篇目中的环境描写时不妨仔细读一下,想一想这段环境描写为什么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