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环境内容页

决胜高考语文——“环境描写”or“景色描写”

2025-07-02 13:20:49 环境

决胜高考语文——“环境描写”or“景色描写”
最近几次考试中出现了两种看似相同又有不同的题型。

1、《春秋引》中大量的景色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2、《秋黄瓜》中多处环境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叙述效果?

一、相同点:

   这两篇文章都是文学类文本中的小说阅读。这两个题目中的关键词“作用”与“叙述效果”,其实是同一个题型,都属于“作用/效果”类型的问题,总体答题思路大体上可以从环境上、情节上、人物上、主旨上,这4个角度去答题,

二、不同点:

1、“多处”与“大量”的区别:“多处”一般指三处;而“大量”指很多,超过三处.一般在5处以上。

2、“环境描写”与“景色描写”的区别:

   景色描写的本质是审美切片,通过微观视角呈现每一个单一景物的感官特征.环境描写的本质是生态图谱,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景色描写着重在具体描绘每一个景物的具体特征,组合成一个画面。环境描写着重在强调一个整体的区域环境,可以包含时间、地点、天气、季节、景物等,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联系课本:《祝福》中祝福仪式的描写属于社会环境.《林冲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属于自然环境.《荷塘月色》中关于荷叶.荷花,月的描写就属于景色描写。

三、答题分析:

(一)比较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的答题区别.

1、《林冲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作用:

(1)环境上: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飞,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活动的背景.营造冷清压抑的氛围.(2)情节上:“风雪”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风雪大压坏草料场,林冲借宿山神庙;风雷大林冲用石头抵住门;风雪大,陆虞侯等人山神庙外躲雪,门内林冲才有机会得知真相,最终杀敌复仇。(3)人物上:风雪环境中,林冲的性格发生了转变,由软弱到反抗.(4)主旨上:“风雪”也可以暗示当时残酷,凶险的社会环境。

2、《祝福》中祝福仪式描写的作用:

(1)环境上: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营造热闹.欢乐的氛围.(2)情节上:线索,贯穿全文。(3)人物上:与祥林嫂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化.衬托了祥嫂悲惨的命运.(4)主旨上:暗示主旨,封建礼教之下,穷人无福可言.

小结:“风雪”自然环境强化了在情节上的作用。“祝福仪式”属社会环境.弱化了在情节上的作用。它们都属于环境描写,所以在环境角度上的作用非常重要。

(二)比较《春秋引》中景色描写与《秋黄瓜》中自然环境描写的答题区别。

1、《春秋引》中大量景色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1)环境上:描绘了春日的阳光平原,鸟儿及秋日菜园里的霜花,平原等乡村景色,营造了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2)人物上:春日景色烘托出二根内心的纯净.对生活的热爱;秋日景色烘托出二根收获的喜悦。(3)主旨上:景色描写与人物劳作相融合,体现景色美与农民劳动美的融合.,体现对农民、对劳动的赞美。(4)叙事效果:叙述人物活动时穿插大量景色描写,舒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

2、《秋黄瓜》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有怎样的叙述效果?

(1)开头烤花生时的环境描写:描写了雪旷.静谧的乡村田野景象,营造了烤花生时轻松悠闲的氛围,与后文偷瓜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烘托了人物轻松愉悦的心里。 (2)“黄昏时”“清清小河边”“四周渐渐黑起来”属于偷瓜时的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 (3)“几声狗叫”“一束电光射进来”,属于准备逃跑前的环境描写: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紧张害怕的心里,推动了后文追逃情节的展开。

   小结:《春秋引》、《秋黄瓜》两篇文章答题模式有所不同。前者是把所有景色归为一体然后按小说三要素角度答题。后者是把环境描写分为三处,然后分别答各自的作用。 因为《春秋引》中所有景色描写都体现出共同的特征“宁静而有生机”,所以归为一体,而《秋黄瓜》中三处环境描写所展现的时间.地点.环境.尤其是营造的氛围有所区别.所以分开答会更好。另外《春秋引》中多答了一个叙事效果,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所以综上所述,同样一个题型也会有不同的问法,答题时在大同上也会有小的区别,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在答题之前我们先要分析题目,找到重要关键词,然后到文章中去找到所有景色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然后分类总结它们所呈现出的特征,然后再按小说的三要素去组织答案。

TAG标签:景色环境
再来一篇
上一篇:描写周围环境优美的句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