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环境内容页

【写作干货】七八九年级作文都需要的环境描写

2025-08-05 13:12:36 环境

【写作干货】七八九年级作文都需要的环境描写


 怎样使我们的记叙文有高级感呢?今天告诉大家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环境描写。如果你的文章有两三处相互照应的环境描写,文章的“颜值”一下子就提高了。但是很多同学又缺少积累,不知从何写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名家描写“早晨”“傍晚”“月夜”的片段,赶紧背起来,下次写作时灵活运用去惊艳你的老师和同学吧!

一.日出时分:

    天空发白了。随着这白,天底下的黑暗便慢慢淡下去,淡下去。河面水汽蒸腾,弥漫开来,如同流动的轻纱。东方的地平线上,那白渐渐转成绯红,绯红又转成金黄。突然,一道耀眼的金光刺穿了云层,太阳——一轮新鲜的、红得可爱的、仿佛刚在圣水里洗过的太阳,冉冉地升起来了!霎时间,万物苏醒,露珠在草尖上闪烁,鸟儿在枝头欢唱。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赏析:色彩变化细腻,从黑暗到光明,充满生机与希望。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里就出现了太阳的一小半,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

    ——巴金《海上日出》

    赏析:细腻描绘日出的过程、色彩变化(浅蓝——红霞——深红——夺目光亮)和动态(负着重担、冲、跳),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东方有些发白了。星星一个一个地收了光,隐退下去。……天空由蛋青色变成鱼肚色,又由鱼肚色变成淡红色,最后变成深红色了。……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浮起一片玫瑰色的朝霞。霞光里,显露出太阳的火焰般的边缘。

    ——刘白羽《日出》

    赏析:捕捉天空色彩的层次递变(蛋青——鱼肚白——淡红——深红——玫瑰色),突出霞光与太阳边缘的壮丽,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

    他眺望着东方。海面上空是青灰色的,地平线上也是青灰色的。在青灰色中,开始出现一道红霞。红霞在慢慢扩大,越来越亮。他知道太阳就要从那地方升起来。……太阳升起来了。海面上突然迸射出万道金光。老人把眼睛眯缝起来,望着那光轮。太阳正从平静的海面上冉冉升起。

    ——海明威《老人与海》

    赏析:简洁有力,通过老人视角观察,突出光影的强烈对比和日出的壮观。

    看哪,在东方!在曙色微露的苍穹之顶——那是什么?是火球!是主宰者!是白昼的眼睛!它那巨大的、圆圆的、燃烧着的、炽热的头颅,从紫色的晨霭中升起,光芒四射,不可逼视!

    ——惠特曼《草叶集》(《日出之歌》部分)    

    赏析:充满激情与力量感的比喻,将日出描绘成充满生命力和主宰力的壮丽景象。

二.夕阳西下时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落日向上游翠色的小山射去最后一线余光,水面浮着几只长颈的白鸭,被余晖染成淡淡的红色。白塔沐在晚照中,塔影横斜。

    ——沈从文《边城》

    赏析:以宁静、诗意的笔触勾勒湘西黄昏的温暖色调(桃花色、淡红)与静谧氛围(白塔、鸭影),画面如诗如画。

    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河南的荷塘的绿叶细小无力的浮在水面上,叶子左右时时冒起些细碎的小水泡。

    ——老舍《骆驼祥子》(第十八章)

    赏析:描绘夏日黄昏的闷热、压抑与衰败感,通过干涸的河、灰土的麦叶、无力的荷叶等意象,烘托出环境的严酷。

    那是一个奇妙的时代,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夕阳的光辉如此辉煌地照射在圣安托万近郊的一条街上,使得它仿佛洒满了红酒——也像是即将倾洒的鲜血。

     —— 狄更斯《双城记》     

    赏析:壮美中带着不祥的预感和强烈的象征意味(红酒/鲜血),将自然景观与社会氛围紧密联系。

    西天的火烧云尚未褪尽。山峦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变成一片深沉的绀青色。山脚下的河水,映着天空残余的霞光,闪烁着点点碎金。暮霭低垂,笼罩着静谧的村庄。

    ——川端康成《雪国》

    赏析:捕捉色彩(火烧云、绀青、碎金)与光影的微妙变化,营造出宁静、寂寥、物哀的黄昏氛围。

三.月夜下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鲁迅《社戏》

    赏析:融合视觉(朦胧月色、淡黑连山、模糊戏台)、嗅觉(豆麦水草清香)和动感(山向船尾跑去),营造出江南水乡月夜的朦胧、清新、流动与梦幻感。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赏析:以精妙绝伦的比喻(流水、牛乳、轻纱的梦、名曲)和通感手法,细腻描绘月光下荷塘的光影、色彩与氛围,营造出宁静、优美、略带忧郁的超凡意境。

    月亮升得更高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将万物浸在一片银白色的清辉里。……树影婆娑,在地上画出奇异的图案。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一声犬吠。这月光下的世界,显得如此清晰,又如此神秘,仿佛一切都被施了魔法,沉入一个宁静而深邃的梦境之海。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注:此段为综合书中多次月夜描写的意境概括提炼,非严格连续原文)

    赏析:强调月光的纯净、清冷与世界的静谧、神秘,营造出一种超然、略带疏离感的氛围,常伴随人物内心的沉思或命运的转折。

TAG标签:环境环境作文
再来一篇
上一篇:【初中阅读】记叙文之环境描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