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环境内容页

跟我学写作——怎样去描写景物?

2021-08-31 08:45:25 环境

跟我学写作——怎样去描写景物?

第三,多角度地写。

一个景物从不同角度写。以《老山界》为例,为了表现山路的陡峭艰险,从而突出红军将士的勇敢无畏,作者从两个角度来描写“之字拐”的山路,一是从山脚往上看,一是立足山路,往下看,往上看。因为立足点不同,所看的景物有所区别。

(一)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二)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还可以运用“五觉三结合”的描写方法。“五觉”,指的是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多感官描写;“三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就有多感官描写景物的传统。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来描写乡村夜晚美好的景物: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月别枝”是视觉,“惊鹊”“蛙声”是听觉,“稻花香”是嗅觉。综合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有着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再以上面引用的《社戏》中的文字为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嗅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则是触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则是视觉,“似乎听到歌吹了”既是虚写,又是听觉了。

第四,有感情地写。

前人描写景物,强调情景交融,景中含情。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在景物描写的时候要融进自己的感情。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与感情吻合一致的词语。还以《社戏》开篇的景物描写为例,“我”回故乡的目的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因此心情是抑郁的,伤悲的。为了渲染这种伤悲抑郁,作者开篇就描写了景物。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作者选用的景物是“阴晦”的天气、“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这其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阴晦”“冷”“呜呜”“苍黄”“萧索”“荒”无不给人带来悲凉的感觉。这一切,与语言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固定其感情色彩有关。与之相反,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作者走出了悲伤,要“好好儿活”下去,虽是秋天,但他描写的景物是: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烂漫”等词语充分地表现了史铁生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描绘色彩的词语“黄色”“白色”“紫红色”则让这种对生活的信心更加强烈。

运用修辞。尤其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可以很好地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一颗小桃树》为例:

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由于运用“生灵儿”“慌乱”“瘦”“楚楚的容颜”等带有拟人色彩的词语,作者对小桃树的怜惜之情跃然纸上。

前文引用的《紫藤萝瀑布》中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比作瀑布,把花儿中最浅淡的部分比作“迸溅的水花”,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就在描写之中贴切地表现了出来。

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借助想象与联想来表达情感。以《土地的誓言》为例:

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笔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这段文字写的不是眼前景,而是借助于想象,表现了东北土地的美丽、富饶,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土地的热爱,收复被侵略者侵占土地的决心。

第五、有差异地写。

就文学欣赏而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欣赏主体,会有不同的欣赏感受;就客观对象而言,“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景物描写就既要努力写出景物的特征,也就是此景与彼景的差异,也要努力写出不同主体同一对象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辛弃疾笔下,蛙声是动听的,是寂静夜色的主人,一片蛙声把寂静的乡村之夜渲染得更有乡村的风味。但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蛙声似乎并不那么动听: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因为作者“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他才要出去走走,出去走走的目的,是想排解心中的“不宁静”,然而,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那么的热闹,他又怎么能排解心中的“不宁静”呢?

同样的蛙声,辛弃疾和朱自清的感受不同,这其中不是因为时空的原因,而是因为心境的原因。两位大家就写出了景物的差异。

景物描写,作为写作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描写方法之一,正确并且恰当地运用它,对于写好作文是有很大意义的。

TAG标签:写作景物
再来一篇
上一篇:你知道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吗?有哪些答题技巧?下一篇: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含案例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