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史《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掬水”“弄花”是实写,“月在手”“香满衣”是虚写。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竹外桃花”是实写,“水暖”“河豚欲上”都是诗人想象的,是虚写。
在其他的摊子上,鸡蛋和鸭蛋堆得像小山,一个个闪着耀眼的白光。咸肉和板鸭成排挂在架子上,肥得仿佛就要滴下油来。水果摊子更是琳琅满目。 肥大的水蜜桃、大个儿的西瓜、又黄又圆的香瓜、白嫩的鲜藕,摆在一起,竞妍斗艳。我眼前仿佛看到葳蕤的果子园、十里荷香的池塘、翠叶离离的瓜地,难道这不是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吗?——季羡林《逛菜市场》
作者从菜市场上的蛋肉果蔬,联想到果园、荷塘、瓜地。
一个衣服褴褛的乡村女人,敞着怀喂小孩子奶吃。奶是那样的瘪瘦,身体恐怕没有一点点营养;我想那个孩子吸着的一定是他母亲的一点残余的血液,血液也是非常稀薄了的。——缪崇群《北南西东》
写乡村女人的乳房是实,想象她干瘪的身体和稀薄的血液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