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环境内容页

专题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作用

2022-11-09 11:30:47 环境

专题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作用

★[考点概述]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设问方式]

1、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

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从任务内心、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


★[技巧点拨]

1.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

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

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区分环境描写的手法

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

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 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 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思路点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空间等。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③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④为……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埋下伏笔

⑥揭示作品主题。

自然环境作用:运用什么手法(手法判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特点),对什么人物(情节、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要求灵活组织答案)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社会关系。

②为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③暗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现实。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


★[01-2022年昆明市]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即“所至”“所见”和“所感”。让我们一起阅读下面这篇游记,去感受虎跳峡的魅力!

两进虎跳峡

①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②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重重叠叠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③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颤栗着探行。

④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⑤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旋涡套着旋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⑥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峰连嶂合。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⑦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辟的公路。

⑧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上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⑨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直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⑩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张鸿源《滇域探秘》,有删改)

17. 请梳理作者在虎跳峡所见的主要景物,概括其特征,并根据提示将下图补充完整。


18. 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19. 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读后感补充完整。

作者的“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阅读选文时,我们发现作者两次写到马帮:第⑤段写马帮“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马帮的A_____之情:第②段写“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表达了作者对马帮的B_____之情。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摄取所见,又不单是写实,处处流露作者的情思”。

20. 游记常见写法有“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选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种写法?请简要分析。

21. 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答案】17. A.山路险阻(山路崎岖、驿道艰险)B.村夜沉寂(星夜沉寂)   

18.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挤”“勃然大怒”两词,把江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因江面变窄,而流速遍急,水声震响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内心强烈的震撼。   

19. ①. 赞美(敬佩)    ②. 怀念(追怀)   

20. 使用了一部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先写在停车场俯仰哈巴雪山的磅礴雄姿,再移步到观峡台远眺玉龙、哈巴两山对峙的景象,最后写在前往渡口的路上看到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阴影笼罩的景象。   

21. 示例:作者两进虎跳峡,在艰险的山路上探行,在无路的山崖上攀爬,锻炼了体能和毅力,同时山的巍峨、水的奔涌、夜的静谧……陶冶了他的心性。我也有类似的体验,例如去徒步时跋山涉水,遇见美景,既强健的体魄,又进化了心灵。

★[02-2022安徽省]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红船女子

佟继萍

1921年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海风裹挟下,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着,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法租界的望志路上,一幢石库门建筑的二楼,一些人正在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楼下过廊里的长凳上,坐着个神色凝重的青年女子,她不时地朝着门口左右张望。她叫三会悟,受丈夫李达委托,为屋里开会的十五个神秘人物站岗放哨。这个秘密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30日晚,进行第六场会议时,王会悟看到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人,从厢房虚掩着的后门闯入径直往接上走,便立即叫住他,问他是谁。这人支吾了一句,说声对不起,神色慌张地下楼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人,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即停止,代表们纷纷撤离。

十多分钟后,两辆巡捕房警车停在楼下,全副武装的巡捕冲下车,包围了整栋房子,开始大搜查阵混乱后,没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悻悻地撤退了。

那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是法租界巡捕房密探,正是因为王会悟的警惕,代表们才得以及时疏散。事后,马林称赞王会悟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晚上,一起撒离的部分代表,在李达寓所商议复会事宜。上海是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开会呢?代表们意见不一。王会悟说:“我有个建议,我老家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咱们到南湖去租一艘画舫,在船上开会,大家看如何?”

“我觉得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代表听了也纷纷说是个好主意。

江南水乡鸟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两个车次出发。

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王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

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闲

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一艘古朴典雅的红船,在荷花摇曳的嘉兴南湖上荡漾着。船头,江南女子王会悟一边警觉地环视周围,一边指点船主,把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代表们坐在中舱的八仙桌前开始开会。此时,俏丽窈窕的王会悟如一水乡歌女、哼唱起嘉兴小调,遇到有船经过时,她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船舱里听到暗号,就压低声音讨论,船过去了就群情振奋。带来的那副麻将牌码放在桌子中心,掩人耳目。

会议气筑正热烈时,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王会悟立即提高嗓音,手拍舱门的节奏也加快了表们当即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有的端起茶杯到船头去赏风景。

王会悟婉转地向船主询问,得知是富人家游船在湖上兜风,代表们又聚在一起,会议继续进行。

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渐渐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静。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雨停了,一抹红彤形的霞光穿过云层涂在红船上,依在船头上

的王会悟,在波光粼粼水面的映衬下,仙女般伫立着。

......

傍晚,王会悟送别代表们离开红船时,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伫立堂前,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着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会议代表董必武的话都体现了对王会悟工作的认可。

B.小说的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王会悟的家庭出身、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等。

C.“麻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既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又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特点突出

5.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5分)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上海——幢石库门建筑里

王会悟及时通报

代表们立即撤离

代表复会地点意见不一

代表们纷纷赞同

王会悟示警,了解情况后解除警报

会议继续进行

6.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7.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8.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

【答案】4.(3分)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阅读文章可知,“麻将”在文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出现在第段,写在前往南湖时,王会悟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第二次出现在第段,此处点明麻将掩人耳目的作用;第三次出现在第⑭段,写湖面上突然来了一条大船,代表们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由此可见,“麻将”是故事的一个重要细节,表现了王会悟及代表们安排的周密细致,但其并没有贯穿全文。故C项中“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理解有误。

【答案】5.(5分)①一个陌生人突然闯入 ②李达寓所 ③王会悟提出复会地点建议④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⑤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梳理。表格围绕“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梳理了三个主要情节。

第一个情节,地点“上海一幢石库门建筑里”出现在第②段,经过“王会悟及时通报”出现在第③段,结果“代表们立即撤离”出现在第③段,故应从第②③段中概括起因。由第③段“王会悟看到一个……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可将第①空的答案概括为“一个陌生人突然闯入”。第二个情节,起因“代表们对复会地点意见不一”和结果“代表们纷纷赞同”分别出现在第⑥段和第⑦段,故第②③空的答案也应从这两段中寻找。阅读可知,第⑥段交代了地点“李达寓所”和经过王会悟提出复会地点建议”。考生按照上述思路,不难概括出第④空应填“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第⑤空应填“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

【答案】6.(4分)“天气闷热”“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象征着社会的压抑、动荡;“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象征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作答时,一定要了解本文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本文讲述的主要内容。由第①段可知,故事发生在1921年,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社会异常压抑、动荡不安。故“天气闷热”“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压抑、动荡。阅读本文可知,文章主要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曲折召开的过程,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由此可知“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即将开始,革命风暴即将到来。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7.(4分)“字斟句酌”指代表们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字句逐一推敲,表现了他们革命态度的庄严慎重;“异口同声”指代表们齐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他们革命信仰的一致、坚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 本题要求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作答过程中,考生要在理解加点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品味揣摩其在句中的意思,进而体会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该题有利于考生涵养高雅的情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命题对接“审美创造”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加点词语的本义,然后探究其语境义,即写出了什么内容或表达了什么情感。“字斟句酌”指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该词表明代表们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很重视,进而表现了他们革命态度的庄严慎重。“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们齐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情形,表现了他们革命信念的一致和坚定。

【答案】8.(6分)示例:王会悟遇事机警,她为会议站岗放哨,时刻保持警惕,发现险情,灵活处理。王会悟虑事周详,她提出复会地点的建议,周密策划,做好突发情况应对。王会悟勇于担当,她为保障会议的顺利召开,不惧危险、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王会悟追求进步,她很早就接触到《新青年》,追求新思想,后来为党的成立努力工作。(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素养落地】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人物形象,考查考生的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等能力,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命题对接“思维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入手。由第③段“进行第六场会议时……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可以看出,她遇事机警,处事灵活;由第⑧段“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可知她追求进步,主动向新思想靠近;由第⑥段“我老家嘉兴的南湖……大家看如何”第⑪段“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可知,她虑事周详,建议大家到人少好隐蔽的南湖开会,并借了麻将以应对突发情况;由第⑬~⑮段王会悟为会议站岗放哨,根据观察的情况时刻提醒代表们注意等可以看出,她为了保障会议顺利召开,不惧危险,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03-2022衡阳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拥抱星辰拥抱你

高绪丽

①春节过去不久,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菜。饭后,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地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不知不觉,夜已渐深。

②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邃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清凉。

③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我蒙眬中看到母亲准备出门,连忙起身穿衣,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

④连日干旱,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

⑤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

⑥夜,像一块很大的黑丝绒布,罩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几颗星星如同钻石一般,零零散散地点缀在黑丝绒布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嚣,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

⑦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

⑧此时,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挨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的星光。

⑨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担心我们离开的工夫会有人来,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呼啦”一下子,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苹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

⑩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透着无法掩藏、令人满足的诱惑,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

⑪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在不同的年纪无数次回忆过那夜的星光,到最后,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⑫几天前,我们又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过晚饭,小儿想要车里的玩具,我同母亲一起去门口的车上拿。彼时,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无数颗星星在头顶上方一闪一闪地眨着小眼睛。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那颗最亮的星星。

⑬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

⑭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

⑮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

(选自《齐鲁晚报》2022年3月30日;有删改)

24.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填写完整。

①仰望星空,引出回忆;②星光相伴,___________________;③再望星空,__________________。

25. 结合上下文,从修辞与情感的角度,赏析第⑪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

26.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在“母亲”身上发现了哪些美好的品质。

27. 文中反复描写那一夜的星空,那个夜晚对“我”来说有何意义?请写出你的探究。

【答案】24.(2分)抬水浇树拥抱母亲

25.(2分)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喜悦比作糖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表现了作者对儿时与母亲星光下抬水给苹果树浇水那段记忆深深的怀念和珍藏。

26.(2分)①温柔体贴。根据第④段中母亲特意趁父亲上夜班时去抬水浇树可知,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人②勤劳、能吃苦。根据第⑨段中母亲从水湾里打水的情形,以及第⑩段“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的行为可知,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吃苦的人。

27.(4分)那个夜晚,“我”克服了对黑暗的恐惧;让果树久旱逢甘霖,饱尝了成功的喜悦;“我”和母亲一起抬水浇树,享受劳动的快乐;“我”与母亲做伴,享受亲情的美好与纯粹。

TAG标签:环境记叙文
再来一篇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下一篇:描写秋天天空的句子,秋天的天空怎样描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