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人物外貌内容页

小说《邮件》阅读(景物描写作用、人物形象)

2025-09-13 10:33:08 描写外貌

小说《邮件》阅读(景物描写作用、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邮件  契诃夫

     那是夜里三点钟。邮差已经完全做好上路的准备,等着车夫在一辆刚刚赶过来的三套马车上装完邮件。有一个带着睡意的收发员坐在他那张类似柜台的桌子旁边,正在填写一张表,嘴里说着:

     “我有个外甥,是个大学生。他要到火车站去。那么你,伊格纳捷耶夫,就让他坐在你这辆三套马车上,把他带去吧。虽然运邮件是不准带客的,哎,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与其为他花钱另雇马车,还不如让他不花钱搭这班车去的好。”

     在邮局门外,可以看到一辆三套马车的黑轮廓。这辆装着邮袋的敞篷马车像是一团黑东西,马车旁边有两个黑人影在懒洋洋地走动,一个是大学生,手里提着箱子,一个是车夫。邮差伸手按一按邮袋,把长刀放在上面,跳上马车。大学生游移不定地跟着他爬上去,胳膊肘无意中碰到邮差,就胆怯而客气地说:“对不起!”车夫一只手提起缰绳,整理一下身子底下的座位。

     马车吱吱嘎嘎响,走动了,马车夫略微欠起身子,对那匹不安稳的拉边套的马抽了两鞭子,那辆三套马车就发出闷声闷气的辘辘声,顺着尘土飞扬的道路驶去。小城睡熟了。宽阔的街道两旁,净是黑魆魆的房屋和树木,一点灯火也看不见。【甲】布满繁星的天空中,这儿那儿伸展着一条条狭长的云,在不久就要露出曙光的地方,挂着一个窄窄的弯月。然而,为数众多的星星也好,显得很白的一弯新月也好,都照不亮夜晚的空间。这儿寒冷而潮湿,已经有秋意了。

     大学生暗想,这个人没有拒绝带他上路,那他就要顾全礼貌,有必要跟这个人亲切地攀谈几句。他便开口说:

     “在夏天,这个时候天已经亮了,眼下却连曙光也看不到。夏天算是过去了!”

     大学生瞧一阵天空,接着说:

     “甚至凭天空就可以看出,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您瞧右边,您见到三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吗?那是猎户星座,只有九月间才会在我们这个半球的上空出现。”

     邮差两只手揣在袖子里,脖子缩进大衣的衣领,衣领一直齐到耳边,这时候他一动也不动,也不看天空。显然他对猎户星座不感兴趣。他看惯了星星,大概早已看厌了。大学生沉默一阵,说:

     “天冷了!这时候本来该天亮了。您知道太阳几点钟升上来吗?”

     “什么?”

     “现在太阳几点钟升上来?”

     “五点多!”邮差回答说。

     三套马车驶出城了。这时候道路两旁只能看见菜园的篱墙和孤零零的白柳。潮气慢慢飘来了。邮差的脖子越发缩进衣领里,大学生感到一股不舒服的凉气先是扑到脚边,然后爬上邮袋,爬上胳膊,爬上脸来。

     马车走进一片树林去了。云杉的带刺的枝子不时抽打大学生的帽子,蜘蛛网粘到他脸上来。车轮和马蹄撞在露出地面的树根上,马车就像醉汉似的摇摇晃晃。

     “顺着路当中走!”邮差生气地说,“干嘛沿着路边走?我整个脸都给树枝刮伤了!靠右一点!”

     可是这当儿差点出了祸事。马车突然往上一跳,仿佛抽筋似的,摇摇晃晃,紧跟着嘎吱一响,猛地往右边一歪,再往左边一倾,飞快地顺着林中小路飞驰。那几匹马不知害怕什么东西,狂奔起来了。在车轮的辘辘声和马的尖叫声中,可以听见长刀滑下车去,碰着土地,当啷一响,后来,过了一会儿,马车后面不知有个什么东西发出两次闷闷的碰撞声。

     马车飞出树林,来到旷野上,往右急转弯,带着一片响声跑过木桥,突然停住,像生了根似的。马车意外地停住,大学生又身不由己地往前一扑。

     马车夫和大学生两人不住地喘气。邮差已经不在马车上了。他跟那把长刀、大学生的皮箱、一个邮袋,一块儿掉下车去了。

     “站住!站住!”他的喊叫声从树林里传来,“该死的坏蛋!”他喊着,往马车这边跑来,他那含泪的声音流露出痛苦和愤恨,“天杀的,巴不得叫你咽了气才好!”他喊着,跑到马车夫跟前,对他抡拳头。

     “全怪这匹拉边套的马!”马车夫用负疚的声音嘟哝说,一面整理着马脸旁边的马具,“该死的,这匹小马刚拉了一个星期的车。它跑得不坏,不过一下坡就要出事!先得在它脸上摸这么两三下,它才不会胡闹……站住!啊,鬼东西!”

     马车夫收拾着那几匹马,然后到路上去找皮箱、邮袋、长刀。

     等到这场惊吓过去,大学生觉得很好笑,兴致又来了。这还是他生平头一次在夜间搭邮车赶路。刚才经历到的颠簸、邮差的跌落、背上的疼痛,依他看来像是一场有趣的奇遇。他点上烟,笑着说:

     “我也差点摔下去,我甚至没有看见您是怎样掉下车的。”

     邮差没有说话。

     “您带着邮件坐车赶路很久了吗?”大学生问。

     “十一年。”

     “哎哟!十一年来每天这样坐车赶路,一定经历过不少有趣的奇遇吧?”

他说完,等着邮差讲给他听,可是那一位却阴沉地不肯开口,把脖子缩进衣领去了。

     这当儿天慢慢亮起来。【乙】弯月越来越白,下面横着一片云,像是一尊炮安在炮架上,云的底边微微发黄。不久,邮差的脸也可以看清了。那张脸上沾着露水而湿润,脸色灰白,神情呆板,跟死人一样,仿佛他仍旧觉得身上疼痛,仍旧生马车夫的气似的。

     “谢天谢地,总算天亮了!”大学生说,“我浑身都冻僵了。我们不久就要到车站了吧?”

     “说真的,您太喜欢讲话了!”邮差皱起眉头,说,“难道您就不能闭着嘴赶路?”

     大学生窘了,从此一路上再没跟他搭腔。

     这辆三套马车路过一个庄园,大学生带着睡意阴郁地瞧着那些挂着窗帘的窗子。庄园里的生活是他熟悉的,他心想,窗子里一定有人在享受清晨最酣畅的睡眠,没听见邮车的铃声……大学生瞧着庄园附近一个发亮的池塘,想到那些鲫鱼和狗鱼居然能够在冷水里生活。

     “外人不准搭邮车……”邮差出人意外地发话了,“这是禁止的!既是禁止的,就不该坐上车来……确实如此。固然,这跟我不相干,可是我不喜欢,也不希望有这种事。”

     “既然您不喜欢这种事,何不早说呢?”

     邮差什么话也没回答,仍旧露出他那种不依不饶的愤恨神情。过了一会儿,这辆三套马车在火车站的出口处停下,大学生就道一声谢,下了马车。邮政列车还没开到。大学生一直站在小吃部里喝茶,直到那趟列车开来为止。邮差却把两只手揣在袖管里,脸上仍旧带着愤恨的神情,孤零零地在月台上走来走去,眼睛一直瞧着脚底下。

     他在跟谁生气呢?跟人吗?跟贫穷吗?跟秋夜吗?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发员为了节省雇马车的钱,让外甥坐着免费的邮车去火车站,这是违反规定的,邮差内心并不愿意载客,但没有拒绝。

B. 在旅途中,大学生出于礼貌,多次寻找机会与邮差攀谈,但邮差却很少理会他,他因此感到窘迫,于是再没找邮差说话了。

C. “马车后面不知有个什么东西发出两次闷闷的碰撞声”,从后文可知,两次碰撞声分别是邮袋和邮差掉下车碰到地面的声音。

D. 旅途中马车夫操作不当,使马匹受惊,造成了事故,使邮差受了很重的伤,邮差气愤不已,怒骂马车夫,对他抡拳头。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段反复用“黑”字来描述事物,如“黑轮廓”“黑东西”“黑人影”,突出黑夜的深沉,描绘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

B. 小说多处使用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小城睡熟了”“马车就像醉汉似的摇摇晃晃”,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C. 小说通过人物对话透露了邮差的一些信息:他工作十一年,长期在黑夜里运送邮件,能知道太阳升起的大概时间。

D. 小说讲述了大学生、邮差、马车夫赶夜路的故事,从邮差的视角叙述了他与大学生、马车夫的互动,描写了他的所见、所思。

8. 小说两处画横线部分都写到了夜空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小说也写出了大学生和邮差“不相通”之处,请结合文本对此作简要分析。

6. A 7. D

8. ①甲乙两处对夜空景色的描写,丰富了故事的时空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②甲处写夜空中的星星,引出大学生与邮差关于星星的谈话。

③乙处写夜空景色变化,说明天色渐渐明亮,标志着时间的推移,并引出后文对邮差外貌的描写。

9. ①大学生搭邮车,以为需要表现出礼貌,而积极与邮差攀谈。但邮差惯于沉默赶路,不喜欢与他说话。

②大学生对于夜间赶路流露出新奇之感,对于遭遇的车祸,他觉得像奇遇。邮差长期赶夜路,习以为常,对于遭遇车祸,他感到痛苦和不满。

③大学生过着优裕而安逸的生活,可以在车站喝茶等车。邮差过着贫困而艰难的生活,只能在寒风中等车。

TAG标签:景物人物形象
再来一篇
上一篇:细节描写之外貌描写下一篇:人物描写系列之外貌描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