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有一句“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李银河一看就乐了,于是两人又重归于好。
恋爱2年后,他们就结婚了。
王小波确实长得不好看,李银河第一次见王小波是在他家里,当时她准备去请教他爸爸一些问题,顺便想看看王小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个时候李银河因为看了王小波《绿毛水怪》,被里面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对王小波还挺好奇的。
结果一见面,令她大失所望,用刘心武的话说就是: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着一点凶样。
看完后李银河没把他当回事,但他却对李银河一见钟情,借着还书的理由去找李银河,问她有没有男朋友,李银河说没有,他就接着问,那你觉得我怎么样?李银河被他这话惊到了,从此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感叹一句,再丑的男人,只要大胆主动,总能有机会赢得爱人的心。
王小波爱李银河,就像人需要空气,鱼需求水一样的习惯,他说:
“我觉得我爱了你了,从此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对你无动于衷。”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看来王小波对自己的丑已然习惯,自嘲都别有一番风味。果然印证了那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一挑一。
王小波就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他们恋爱时候因为聚少离多,王小波就想着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这样李银河在看信的时候,就好像能听到他的声音一样温暖。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王小波爱李银河,李银河也同样深爱着王小波,那时候结婚没有什么仪式,两家人一起顿吃饭,王小波的父亲给了李银河家500块钱彩礼,这就算正式在一起了。
他们婚后生活甜蜜又幸福,在李银河留学美国的那段日子,她为了能让王小波安心写作,用自己的奖学金和打工的钱来养家,还带着王小波游遍了美国,这段留学经历算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了。
李银河后来回忆她和王小波恋爱时说,他们喜爱接吻已经到了上瘾的程度,有时甚至感到缺氧窒息,恨不得把嘴唇吻肿。
李银河还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小波本来是个性欲很正常的人,可是由于我喜欢虐恋,慢慢也把他‘掰弯’了···有一回小波主动买了一根指头粗细的绳子回家,使我感到意外惊喜。”
可能王小波被李银河的大胆和直白所影响,也可能是骨子里就有这种对世俗的反抗,他在书里对“性”的描写都非常直白,他可以堂而皇之描写做爱过程,但让读者读着却没有很色情的感觉。
王小波从不装腔作势的个性,在他的小说里也体现的很清楚,他书写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精神的自由,也是思想的自由。
他的小说《黄金时代》《红拂夜奔》等都在讲人的尊严,反思个体的生存状况。这让他的小说充满了对人的情绪和身体的细腻描绘,有的是活生生的灵魂,而不是干巴巴的符号。
高晓松提到了王小波说:“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每当看到伟大的作品,我经常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做到那样···唯独读王小波的时候,我完全没办法拿自己去做比较。”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因为里面有一些大胆的描写,他在世的时候一直没有出版,直到他死后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之作,里面包含《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几部作品,在里面我们读出了青春、疯狂、自由,也读出了自我。
就像书里主角王二曾经说过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在那个“谈性变色”的年代,王小波在小说中这种对“性”大胆直白的描写,似乎也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对精神禁锢的斗争,对封闭思想的反叛。
王小波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独具智慧的清醒,特地独行的自由,幽默有趣的个性。
潘采夫说:当我们灰心丧气,甚至感觉无以为继的时候,重读王小波是有必要的,因为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面,其实都在他的经验之内,还有比他的青年时代更糟糕的年头吗?
原价143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现价只要98,只花一餐饭钱就能换一个有趣的灵魂,体验不同的人生。喜欢的朋友可点击文末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