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情感爱情内容页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

2025-06-28 09:02:33 爱情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

      自中国古代文学诞生之日起,性这种人最初的本能反应,就作为审美观和艺术感的表现对象,在各种体裁都作品中从未曾间断过。从先秦时代的《诗经》到汉乐府及唐诗、宋词、元曲,喜剧和明清小说中的许多作品,都将男女的欢爱作为直接的表现对象,国外的文学作品则表现地更为直接和露骨。

      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 但是,由于数千年的、特别是经过清代文化专制禁锢强化后的封建伦理文化的巨大历史惯性,许多现代人对性的认识,仍是孔孟先生古老观点的简单沿续。这种观点,以为性仅仅是种的繁衍手段,单纯的生物本能而已,实际上取消了人的能动性,抹杀了人与其他动物间的本质区别。

      人的性行为也同样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远古对男女性器的崇拜,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婚制礼俗都有表现。 所以,古代小说的性描写里,往往把这类媾合方式加诸那些意欲谴责否定的形象身上,表现出伦理批判的指向。

     当性在历史中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种种复杂关系和容载体的时候,便成为文学家所选择的具有同样美学价值的、观照社会人生命运的窗口,从而反映到文学创作的具体情节中来。 性、性欲影响着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进程。

      文学是文化与文明发展中的产物和表层形态,所以也就无法排斥性在其中复杂而矛盾的存在。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人的性关系形态、性文化意识以至于性欲,完全可以成为作家审美激情的原始驱力并揭示人生命运与社会本质的一种言语手段。

      性是人类的天赋本能、自然需要,“并非不洁” 文字作品中的性描写和以写性为主的文学作品,同色情文字是根本不同的。 “色情文学” 的根本目的是“企图引起性刺激”。也就是说,作者写作时,完全摒除行为中由行为者所注入的特定社会、文化、性格的精神性内涵,仅仅追求行为的物质外在的感官刺激效果,它的视点集中并停留在行为物质性的感性表面。尽管文学中的性描写,是把行为看作行为者精神世界的一种显现形式,通过对行为感性表面的艺术处理,揭示行为者的性格及其所以形成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

     色情文字所展示的只是毫无性灵的肉体,因此,它不仅是非道德的,也是非审美的。色情文字的精神观念是纵欲的,但其文化本质却和禁欲主义一样,否定人和人类的性的社会、文化属性,否定人类的性之中的理性的能动作用,以单纯的生物学眼光将人混同于一般动物。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性欲、性行为描写,情况较为复杂。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以性的内容作为基本情节组成或总体结构框架,譬如著名的《肉蒲团》、《浪史》、《如意君传》、《痴婆子传》、《浓情快史》、《飞燕外传》等 。另有一部分作品,虽并不是以性的内容为基本情节,但其中写性的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心态构成、社会人生命运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性是作家进行审美观照的主要视角之一,例如《金瓶梅》、《绿野仙踪》等。尽管这些作品中的性描写 比重不大,却有着 大得多的美学意义。也有一些作品是偶有涉及性描写,然而这些情节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作家文化理念。

      还有相当多的一些作品中的性描写,完全游离于主题之外,属于迎合小市民卑俗心理。

      中国古代小说中涉及性、性欲、性行为描写的情况是极为复杂的,性心理、性观念在作品中的表现形态与作用也是十分丰富纷繁的。

      性描述,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影响,不是单一性的,具有多重性、复杂性特点,下集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中性描写的特征。

      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美学特征,是作品主题由通过形象塑造所形成的表现客观反映。

      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存在的丰富而复杂内涵载体的性,进入文学创作,成为审美意象,其所表现出的美学倾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体裁的不同作品中,也有很大的差异。

       仅以性描写而言,由于作家道德理念控制的强弱、所具体寄托的道德内容、主要谴责对象的不同,以及不同艺术手法的影响,它们的美学价值也千差万别。

       从对作家观照发生影响的历史文化形态来看,大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是在审美精神中贯穿纯粹的儒教伦理观,以道德作为唯一的判断尺度,将女性作为“祸水”、倾国惑人的妖物,以其种种“狐媚”、“淫荡”、非礼的性行为方式等形象塑造,实现创作者道德讽劝的目的。这一种情况的作品有《株林野史》、《昭阳趣史》、《梼杌闲评》等。这些作品的性描写虚假粗鄙,从文化精神到艺术表现,基本上无丝毫价值可言。

      二、作家的美学精神内核仍属于儒教的教化美学观,以“贞节”与“淫荡”的伦理认知作为审美判断的依据,通过形象命运的情节过程,图构“存天理,灭人欲”的人伦道德境界,实现劝世说教的创作目的。由于这些作品的终极道德意图,大多借用佛教的轮回报应之说,通过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来实现, 其具体情节中的性描写与审美意图,往往呈现二律背反。 在文化精神、历史品格上带有明显的两重性。 这类作品为数甚夥,其中有《金瓶梅》、《绣榻野史》、《浓情快史》、《怡情阵》、《弁而钗》、《灯草和尚》、《贪欢报》、《浪史》,以及短篇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人中画·终有报》等。

       三、三是作品的审美观照中并没有明确的道德评价意味,只是在大文化的氛围中,表现士子们传奇式的风流艳事。例如《游仙窟》、《聊斋志异》和短篇中《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等。受六朝文人遗风的影响,这些小说的性描写是非道德化的,而且多以诗化的语言做较含蓄表现。但是,这类小说性描写的精神世界是男性的,女性在其间仅仅被作为“红粉佳人”--男性愉悦中被物化了的把玩对象。尽管它们的主要笔墨放在女性的性欲、性回应种种情态的诗化的比喻描写, 这种形象只不过是 男权精神力量的对象化显示。 它们的精神纯然是封建主义男权意志的自由想象,是这种意志在礼教允许范围内的浪漫表现。

      四、受道教的影响崇拜性力的一类。这类作品描写大多是粗俗的和公式化的。《女仙外史》、《野叟曝言》中的描写应属于“性战争”,反映出封建男权在女性自然力的社会觉醒面前的巨大恐慌,以及对它进行残酷虐杀的愚昧心态。

      五、受密宗佛教金刚乘(即“无上瑜伽部”)的影响,又中国化地附会于道家的自然道德观,以自然无差别的态度对待女性,赞美性快乐的一种情况。这一方面较突出的作品有《春灯迷史》和《醉春风》。 由于密宗的教理与实践与以儒教为核心的传统伦理文化相乖谬,所以它的传播受到统治者的限制,其活动只局限于宫廷和上层官僚之中。密宗崇拜女性,认为要得到知识、智慧,要想即身成佛,就必须亲近女性,享受女性,与女性一道修炼交合所产生的愉悦,是有情众生的无上喜乐,亦即其所认为的涅槃境界。充分地感受性兴奋高潮的体验,为众生普度,便可证觉成佛。密宗的这一认识曾在《春灯迷史》的序言中得到直接的响应。这一类小说不仅肯定性,肯定性愉悦于人的合理与健康,而且平等地对待女性人格,以赞美的笔调表现女性的愉悦。

      六、在传统儒教文化与密宗文化的矛盾冲突中,采取折衷态度的描写。这一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肉蒲团》。它一方面接受密宗佛教的意识,强调性欲的自在性,把性兴奋高潮看作最大的愉悦,也肯定女性的性权力,对虚伪的禁锢人性的假道学进行辛辣的嘲讽;另一方面排除“见色即淫”的极端说法,从“淫”的本义--过分出发,强调性道德理性,以形象命运的果报,惩罚违反伦理的纵欲。

       七、是从传统以儒教伦理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内部, 比较突出的是《绿野仙踪》,展示了一个受礼教影响的蒙昧少女,由性爱唤起人格意识的觉醒,向礼教和市民思想作反叛的精神变迁。由于性愉悦的感受和对它的珍视, 闪现出承认人性的合理、女性的权力与人格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对压抑人性、压迫妇女的封建礼教和卑污的市民实利思想的强烈批判。

      文学中的性描写具有极强烈的伦理意义,包容着最为古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通向今后的文化影响。

TAG标签:
再来一篇
上一篇:《红楼梦》关于亲吻的惊人描写:礼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