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情感心情内容页

读懂你的喜怒哀乐——心理描写

2022-05-04 09:33:12 心情

读懂你的喜怒哀乐——心理描写

巴尔扎克:“心灵反映生活,面貌反映心灵。”,“心”是一个人的灵魂,要写好一个人、写“活”一个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创作中,心理描写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段。在写人作文中,心理描写如果用得好,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深刻、完整,更为感人。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直接刻画式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经典一】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

   当他看到修女要找他捐钱时,他心里可能想:“真见鬼,怎么会找我捐钱呢?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怎么会这么轻而易举地捐出去呢?不行!我一毛都不会捐,这可是我的血汗钱!”

边想边躲,修女继续追,他边跑边想:“这可恶的修女,还想让我捐钱,这样紧跟着我。我不会让她得逞的,我不会捐钱的!不可能!”然后就躲到家里了,修女只能作罢。

阿巴贡是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中的主人公。他生性多疑,视钱如命,就连赠别人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说借别人一个早安。“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

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二、内心独白式

      内心独白,也就是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经典二】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安娜

  “摆脱苦难。”安娜心里暗暗地重复说。瞥了一眼那位面颊红润的丈夫和他的瘦骨嶙峋的妻子,她看出来那个多病的妻子觉得自己受到误解,她丈夫欺骗了她,因此使她自己起了这种念头。安娜把目光转移到他们身上,仿佛看穿了他们的来历和他们心灵的隐秘。但是这一点意思也没有,于是她又继续思索起来。“是的,我苦恼万分,赋予我理智就是为了使我能够摆脱;因此我一定要摆脱。如果再也没有可看的,而且一切看起来都让人生厌的话,那么为什么不把蜡烛熄了呢?但是怎么办呢?为什么这个乘务员顺着栏杆跑过去?为什么下面那辆车厢里的那些年轻人在大声喊叫?为什么他们又说又笑?这全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一个人在饱受苦难,对生活完全绝望时,就会像安娜这样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一切,为自己的轻生厌世寻找事实根据。安娜自杀前的长达数万字的内心独白,集中地表现了她痛苦的心里状态。

【经典三】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运用了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特别是这句硬汉子精神的宣言,也是以独白方式呈现,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胜利。

三、神态、语言、行动表现

俄国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经典四】都德《最后一课》韩麦尔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韩麦尔先生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通过他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四、环境衬托式

“一切景话皆情语”,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在《社戏》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

【经典五】《社戏》景物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景物描写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五、幻觉梦境写心理

【经典六】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小女孩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因为她非常想把奶奶留下来。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白天还要亮。奶奶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美丽和高大。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这是小女孩临终前的幻觉,寄托了小女孩的生活理想,“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世界。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写作中,多运用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TAG标签:心理喜怒哀乐
再来一篇
上一篇:读后续写微技能:描写“沮丧”的心情下一篇:那些描写孤独的绝美句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