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好人物,我们就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外部表现,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进而在文章中具体生动、绘声绘色地再现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人物描写是写好文章的重点。
【人物对话描写】
对话提示语写作指南(04)
一、对话提示语的定义与价值
1.对话提示语:指伴随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气等非语言元素,即"怎么说话"的描写。
2.运用价值:
①生动展现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动作;
②清晰表现声音高低、语速快慢、语气缓急;
③增强场景真实感和读者代入感。
二、对话提示语的类型与技巧
1. 位置与标点变化
①提示语在前:"妈妈温柔地说,'你最近很努力。'"(用冒号)
②提示语在中:"'你知道吗,'他停顿了一下,'我一直在关注你。'"(用逗号)
③提示语在后:"'这次我会更努力的。'我低着头小声承诺。"(用句号)
④无提示语:直接对话,通过上下文体现说话人
2. 丰富表现形式
①避免单一使用"说"字,可结合:
表情:"她皱眉道"、"爸爸笑着说"
动作:"把试卷拍在桌上,吼道"、"摸着我的头轻声问"
心理:"我鼓起勇气反驳"、"心虚地解释"
声音特征:"尖声叫道"、"喃喃自语"
②优秀范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动作描写:"伸手拿起了我的诗"、"把诗扔回原处"
心理描写:"嚷着"、"并不退让"
效果: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 保持一致性原则
提示语必须与说话内容相匹配:
①错误示例:老师严肃地对大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②正确示例:父亲"把诗扔回原处"的动作与"这诗糟糕透了"的评价高度吻合。
4. 多人物场景处理
①不要忽略现场其他人物的反应;
②可通过次要人物的表情动作增强现场感;
③范例中父母对话时始终穿插"我"的心理变化。
5. 符合人物身份
①语言风格应符合说话者的年龄、身份、教育程度;
②避免不合理的表达(如老奶奶用网络新词、幼儿讲大道理);
③保持人物语言个性的一致性。
三、写作实践训练
1.情境:考试后成绩下降,家长会结束后父母与你谈话。
2.要求:
①200字左右对话描写;②运用四种提示语位置;③丰富"说"的表达方式(动作、神态或隐藏"说"字);④保持人物语言个性;⑤注意多人物场景的互动。
3.示例开头:
妈妈轻轻推开房门,手里捏着成绩单:"我们可以谈谈吗?"我攥紧衣角,目光躲闪。"这次数学怎么回事?"爸爸直接抽出试卷拍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