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情感心情内容页

《刀锋》——对人性描写的外环,毛姆的救赎之道

2025-07-02 11:33:15 心情

《刀锋》——对人性描写的外环,毛姆的救赎之道


人的一生中,总好像要做很多错事,自我牺牲是压倒一切的情感。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他人生中有太多舒坦富足的道路
但他为了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充满了艰辛和困惑,为一心追求精神上的崇高生活
抛弃了金钱、物欲、色欲、几乎所有的本能的需求。
这里面太多人生、宗教、哲学人性的思考,很多抽象、无法理解和无法表达的东西。
仿佛看到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个性人群,又映射到自己和身边人。

小说取名《刀锋》,也是有深刻的含义。
小说不仅没有以主人公的死或是婚礼美好结局收场,而是抛弃一切的了解,摒弃老于世故的心理
让读者补充空白,对大团圆结局的嗤之以鼻,也让作品和主人公形象趋于一致。

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你放弃了什么
“我对拉里的看法是,他这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他没有钱,没有地位。
和他竞争的格雷情况完全不同,他是爱尔兰一个颇有名望的后代,祖上有做一位主教,有一个剧作家和几位著名的学者和军人。”毛姆说。
然而伊莎贝尔还是为拉里沉迷
甚至拉里的情敌格雷和女生全家都愿意给男主提供优越工作,现有的富足生活条件能够让两人结婚时,拉里表示了感谢并拒绝。
甚至远离了全是贵人相助的舒适区,所有人都认为这样做很蠢
“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导河边,可你无法硬让它饮水。”
拉里没有野心,没有成名成家的欲望,无论成为哪一类的公众人物,都是他所不齿的。
他惬意地过着自己所选定的生活,做完全的自己。
拉里帅气的外表和干净的打扮和他的灵魂一样被众人嘲笑和窥探。
“我不是说,他们对他不好。一个人不可能不对拉里好。可是,他们把他当作玩笑来开。

他们常常戏弄他,而且恼火他,因为拉里对他们的做法似乎毫不在意。他只是一笑置之。你知道现在事情有多糟吗?”

人们都会求同存异,拉里的思维和做法

已经超脱追求现实世界的俗人,不仅是同龄人中的异类,更是连深谙世事的艾略特都看做笑柄。

众人都想插手你的人生,但世人却都连自己都没找寻到。


拉里战后的精神世界是破烂不堪的,他无法治愈自己,在身边更是找不到答案,所以他迷茫求索,一路东行,用接近十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己。

我相信,类似拉里般遭受痛苦的人还有很多,而能够自我解救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我认为拉里最后都没有真正找到自洽的道路。

“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好像正在跨入那个门槛。看到广阔的精神疆域正在我面前展开、向我招手,我渴盼去领略那片疆域。”

他去印度修道、流浪、做工人、出租车司机......只是经历越多仿佛离答案越远。

曾经他表示不结婚,拒绝了白富美和优渥的生活

但后面却娶了所有人都难以接受的“索菲”(一个嗑药、酗酒、精神不正常的滥交女)最后身边的人都离他远去。

可以说他是一个苦行僧般的人,理想的生活是锐利而危险的,我们追求精神境界的出发点是自我。

有些人他们看上去似乎很健康,很富有,无忧无虑的

然而,他们却受着各种未来的焦虑和恐惧的折磨

我有时想,这是最困扰我们人性的一种心理倾向了。

在复杂社会的极至迷失,是对自我的不完全了解。

最后主人公“藏身到那片喧嚣激荡的人海中”了,音讯全无,他已安心安意地过着自己挑选的生活。

我行我素,别无所求,继续走在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上。


拉里的故事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但他的思想却离我们很近。

“自我的完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去做的

这与《爱的艺术》里“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的主旨可谓殊途同归。

人生最大的满足感唯有在精神生活中方能找到

通过追寻无我无欲,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认知,带来一种内在的力量,笃定地走自己的路。

与此同时,我也相信事在人为,相信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结果的,没有一件事情不会产生影响。

你把一粒石子投入池中,宇宙就完全不是它先前那样子像那一道道涟漪,扩散开来。

一切事物也只是当下的存在,它们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追求物质条件的生活是无明的,但生活的开销和中国聚居的关系,舍弃物质和生活本能,也是没有智慧的,为生活付的一分钱都不能少。
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同时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看到自己内心的渴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并且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人生最大的满足感唯有在精神生活中方能找到,

再通过本人追寻无我无欲、自我完善的发展道路。

TAG标签:人性
再来一篇
上一篇:描写伤感的经典好句下一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及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