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情感心情内容页

一部精准描写农民进城心理的作品

2024-03-18 09:17:07 心情

一部精准描写农民进城心理的作品


这部作品,篇幅不大,但足以载入史册。这不是歌颂,也不是抹黑,而是描述,真实反映农民进城的各种感受,整篇作品的语调是轻松的,但对于其中的尴尬又很到位。这个作品就是经典名篇《陈奂生上城》。

首先进行的是人物刻画。照例是说下天气和季节(这个应该有所寓意),别看这些词语看起来轻松,但如果没有生活积累,是写不出来的。我们的主人公吃饱了准备进城做小生意。那时候应该没有什么城管管着。他卖的这种东西我没吃过,可能是类似于油炸鬼吧。赚了钱,准备干什么?愿望很朴素:就买个帽子。只可惜卖完才赚三块钱,不够后面住一晚招待所的。

陈奂生的生活好起来了,想着家里囤了米,橱柜有衣服,那叫一个幸福。那确实是,那时没有房贷。现代人虽然有米有衣,但被房贷压迫得猪狗不如。Mr陈毕竟是个农民,读书少,你让他能表达什么呢?表达不了什么,但他的心理活动是很丰富,也很活跃的。对于种地,他还是很拿手的,这个种地的细节,农村人看起来会很亲切。对于说书人的文化人,也是心理佩服的。这里说的矮一截,是有所铺垫的,是为了结尾扬眉吐气比别人高一截,做好准备。老子不就是不会说,但比你们还是牛B一些。

老陈对于客户精准把握,很容易就卖完货了。因为没有买帽子,脑壳儿受寒,读者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吹个风脑袋就不行了要发病了。但考虑到老农年纪大,或许确实是这样罢,其实他是发高烧了。(那时候的热茶才一分钱,现在的茶是奢侈品,随便就20多元一杯)。

不过老陈还是运气好,遇到个好的县委书记,现在这样的县委书记相助的,应该是非常少了,脱离群众的倒是不少。就像握着周总理的手,老陈激动地说不出话了,两人社会地位差得很大,但那个时候干部倒是很深入群众。有了书记出面,看病都不用钱。

这个细节就描写得很详细了,简直跟我的经历一模一样。我以前也从京城回到县城,县领导安排了县招待所,然后招待所有10个服务员凑上来,以为我是有权有势之人,各种巴结,此生难忘。不过老陈由于不够稳,很快就被识破了,硬着头皮凑了五元钱血汗钱,付了这辈子最贵的一次住宿,那种感觉相当于割肉。作者对于服务员的颜值没有太多的描写,可能觉得这人太肤浅了,只有颜值。

接下来就农民心理活动了,这是高潮部分。老陈的心里剧烈翻滚了,反复嘀咕:毕竟花了五块钱呐。这五块钱不得了,相当于八天的工钱。这个价格有点难理解,打个比方,我们现在打工仔一天赚200元,那么这个招待所一晚可是1600元。那是相当于广州市的四季酒店,或者东塔酒店。普通人住过一次之后,确实是可以跟普通人吹牛B。君不见,现在很多人住东塔酒店就使劲拍照,不就是跟老陈差不多嘛。因为住的少,花的钱多,不使劲拍照赚回来,怎么行呢?

坐过吴书记的车、住过五块钱的招待所,陈奂生有了吹牛B的资本,仿佛是全村首富,欺负人家没住过的。嘿,真的是可怜、可笑。

TAG标签:心理农民
再来一篇
上一篇:人物的心理描写下一篇:充满遗憾的文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