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人物外貌内容页

从易到难写外貌,卯足劲儿三级跳

2021-11-03 08:22:34 描写外貌

从易到难写外貌,卯足劲儿三级跳
文 / 周玫


少年,请问:初见一个人,最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八九不离十,是这人的长相吧。

是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哪怕是双胞胎,也会有区别。

要想把人物的长相写活,做到寥寥数笔,传神达意,那可是门学问,绝不是“小妹妹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那样简单。

写人物的容颜,有这么三个层级。我们由易到难,操练起来呗!


低阶:有序

描写人的面容,最忌想到哪写到哪,眉毛胡子一把抓。

写之前,一定要把想写的几个点放在心里,排排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心中有数再下笔。

来,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如何描写孙悟空的: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四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要写的点很多,怎么写呢?先写金光闪闪的战袍、金冠,再写标志性的金箍棒、火眼金睛、挺拔的身材和响亮的声音。这样细细写来,孙悟空威风凛凛的样子就跃然纸上了。

可以从上到下写,以视线的推移为序;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写,就像学素描时那样,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深入观察,局部细描。

再来读一读一位高年级同学的作文选段:

 
“俺老孙来也……”这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孙大圣”的口头禅。他一头短如寸的头发,根根竖起,就像士兵一样。高高的颧骨,尖尖的下巴,矮矮瘦瘦的身材,看着真像一只猴子。鼻孔下面总是挂着一团亮晶晶的鼻涕,刚探出头来又总被吸回去。他长着一张大嘴巴,每天都似乎有讲不完的话,当然很多是废话。
 

怎么样,这样的面部描写还不错吧?你能看出小作者是用什么顺序写的吗?

嗯,从整体印象,写到各个局部,观察的视线也是由上而下。小作者行文看似随意不羁,“尽瞎说大实话”,实则暗藏小心机,很有章法哦。


中阶:精准

来看这段话:

 
哈利有一张消瘦的面孔、膝盖骨突出的膝盖、乌黑的头发和一对翠绿明亮的眼睛。他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因为达力总用拳头揍他的鼻子。哈利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像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这是谁?相信你一定会马上喊出来:“哈利波特!”可不是嘛,你看,J.K.罗琳抓住小哈利极为显著的外貌特征,仅用寥寥数笔,就准确地勾勒出了他的样子。

这,还不算最精简呢。如果想要更为突显人物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还可以聚焦到人物面容的一个细节来写,那就真的“简约而不简单”了。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 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
 

以上,都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写祥林嫂眼睛的语句。你知道先生一共写了多少次?14次!每一次眼神的描写,都表现出祥林嫂当时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鲁迅先生所擅长的“精简”,在于抓住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

写祥林嫂时重在“眼睛”, 却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还记得我班的“小调皮”童悠然同学曾经在她的周记《爱臭美的老周》中这样吐槽我:

老周臭美的第一步是日日衣服换不停,今天长裙飘飘,明朝短装飒爽;今儿冷酷御姐风,明日清新少女范……第二步就是“粉刷面子”,每逢公开课和外出活动,必浓妆艳抹一番,让人觉得她的绘画水平主要体现在“刷脸”上。前日,我们集体外出进行社会实践,又见她热情折腾自己的嘴唇,把它涂得似紫非紫,似粉非粉,油光可鉴,鲜艳欲滴……同学小芝点评:此色YYDS,乃“死亡芭比粉”是也。
 

你瞅瞅,这观察多仔细,这吐槽多犀利——“天天换衣”外加“死亡芭比”!真是刀刀见血,一损一个准啊!

听好了:“精准”,可以拆成两个词:精炼和准确。点抓得靠谱,是第一位的,同时,再准也别抓多,拣一两个最能代表人物特征的来写。

切记:少即是多。


高阶:出彩
 

面部描写,“有序”容易,达到“精准”也不算太难,但是,要想真正“出彩”,那还是要下一番苦功的。

把功夫下在“活学活用,巧用修辞”上,是个好办法。

想想,如果让你写一个素净而清淡的人物面容,怎么写比较好呢?

记得写《桂花雨》的台湾作家琦君吗?来看她写女孩小花的句子:

小花是赌徒阿兴的女儿,已经七岁了……她细眉细眼的,小鼻子、小嘴巴,皮肤细滑得跟糯米捏出来似的。
 

怎么样,这样的“孩儿面”,在琦君笔下是不是又轻又淡?“皮肤细滑得跟糯米捏出来似的”,这样的比喻可真是贴切地写出了皮肤“吹弹可破”的境界呀。

要是“小花”长大了,她这样的长相,或许就变成钱钟书先生《围城》里一位小妇人的样子:

斜对着孙小姐有位子坐的是个年轻白净的女人,带着孝……纤眉细眼小鼻子,五官平淡得像一把热手巾擦脸就可以抹而去之的……
 

钱先生勾勒这位女子的面容特点,抓住了眉眼细、五官小,“用热毛巾可一抹了之”的夸张说法,突显了人物长相之恬淡,让人过目难忘。

“淡”,是一种非常清雅的境界,对吗?那要写浓烈些粗犷些的长相呢?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是这样写翠翠的: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你看,翠翠皮肤之黑,眸子之亮,好似山头黄麂。你的眼前,翠翠的人物形象是不是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再来看个“浓”的:

迎面遇到一群西洋绅士,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一个女人。流苏先就注意到那人的漆黑的头发,结成双股大辫,高高盘在头上……她的脸色黄而油润,像飞了金的观音菩萨,然而她的影沉沉的大眼睛里躲着妖魔。古典型的直鼻子,只是太尖,太薄一点。粉红的厚重的小嘴唇,仿佛肿着似的。
 

这写法好玩吗?这是著名作家张爱玲《倾城之恋》中对流亡公主萨黑荑妮的面部描写。把黄而油润的脸比作“飞了金的观音菩萨”——你说,这样的神比喻,是不是只有张爱玲这样的天才才能想得出啊。

面容,不一定非浓即淡。千人有千面,描写的时候,抓住特征,活用修辞,效果差不了。

好,接下来,做个思维训练,请品一品下文中大师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片段,边读边想:李叔同先生的面容特征是如何突显的?

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
 

眼睛细,鼻梁挺,嘴唇有深涡……更特别的在于前额“宽可走马”!哈哈,丰子恺先生这个老顽童,真敢写,也真真把李先生给写活了啊。

先“有序”,后“精准”,不断进击至“出彩”。读者必难抗拒的,是你笔下的人物容颜。

少年,敢不敢试试这样的“低中高”三级跳?

TAG标签:外貌
再来一篇
上一篇:外貌描写和肖像描写的区别下一篇:人物动作描写(日记四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