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写:点面结合 笔触细腻
——“读美文、学作文”系列
余映潮
场景描写:点面结合 笔触细腻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
写记叙文常常要写到场景。写场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很好的可供借鉴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场景描写,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其特点:点面结合,笔触细腻。这个特点,非常值得初学记叙文写作的同学们学习。所谓点面结合,就是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概括扫描,局部详细突出;所谓笔触细腻,就是对某个“点”集中笔墨,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先看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景物类场景“百草园”的描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一段是非常美妙的语言组合,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更为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串起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给人一种乐而忘返的感觉。“不必说……也不必说……”指的是特别突出的景物;“单是……就……”指的是看来似乎一般的景物。连似乎一般的景物都有“无限趣味”,那特别突出的景物就更不消说了。百草园中景物丰富,如何写得既有层次又具体生动,使人们对百草园有一个全面鲜明的印象,不容易,作者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得十分传神。“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是详写,是写点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作者对“泥墙根一带”重点描绘,笔触十分细腻,突出了百草园里的勃勃生气。整段文字表达生动,形容准确,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
我们还可体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里读书场景的描写,学习对活动类场景的描写,揣摩点面结合、笔触细腻的写法。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作者写读书,先从整体着笔,写整个读书场面“人声鼎沸”,然后由面及点,把镜头集中在先生身上,重点写先生如何读书。对先生的描写,文中已有一定的铺垫:“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作者仅用三十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写出了他的年纪、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可谓用语简洁,生动传神。这里写了先生读书时的声音、表情、动作,突出先生读书时的陶醉情态,表现出了先生的性情,是精彩的细节描写。这段群体活动场景描写,活动的场面热热闹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笔下一切如在眼前。
钟美庄【阅读手记】
如何描绘纷繁的景物?如何描写活动的场面?余映潮老师结合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学生归纳技法:点面结合、笔触细腻。所谓点面结合,就是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概括扫描,局部详细突出;所谓笔触细腻,就是对某个“点”集中笔墨,写得具体生动。
余老师所举的两个场景描写片断,非常典型,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位教到这篇文章的教师可能都会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进行仿写。但我们的分析指导可能不够到位,就我自己而言,就只是浮在面上。我要向余老师好好学习如何在一个点上精耕细作。
两个片段虽具有同样的特点,写法上却各有千秋。
有关景物场景描写段,妙在句式的运用。余老师将“不必说……也不必说……”这一美妙的句式比作一条彩线,非常形象。这一巧妙的句式层层串起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详略得当,层次感极强。其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呈现的是面,是特别突出的景物。“单是……就……”呈现的是点,是看似一般的景物,而这看似一般的景物却别有一番情趣,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这是以小见大的妙笔。这句式不仅把纷繁无序的景物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还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自得、沉醉与赞美之情。
有关活动场景描写段,妙在镜头的处理。先从整个读书场面入手,抓住整个场面的特点。然后由面及点,把镜头集中在老师身上。从多个描写角度去表现老师的读书状态突出他的特点。这种镜头的拉远拉近,聚焦,就像是拍电影,很具有画面感。艺术是相通的,我们的心灵之眼应该是最灵活的摄像头。
刘礼霞【阅读手记】
余映潮老师通过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的分析和对“三味书屋”的读书场景的描写的分析,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场景描写做出了“点面结合 笔触细腻” 的评价。延伸到我们的教学中,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场景描写呢?我以为应该先让学生对“场景描写”有三个明确的认识:一,场景可分为动态场景和静态场景。二,每一个场景里要么有物,要么有人,要么有景,要么有事(发生)。三,场景描写必须要与文章的中心紧密关联,对文章的中心起到或表现或突出或强调或衬托的作用,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和“三味书屋”的读书场景的描写都是与“我”当时的年龄所具有的心理、心情、心境相符的,也与“我”现在回想起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紧密关联的。
詹桂芳【阅读手记】
余映潮老师在场景描写:点面结合 笔触细腻——“读美文、学作文”系列一文中诠释了“点面结合”涵义: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场面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场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面结合”式,在写法上,可以由点到面,也可以由面到点,或者点面交错。 例如《上学路上》一文中对一个车祸场面的描写: 前面已经围得水泄不通,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进人群,受伤的人已经送往医院了。地上赫然的有一摊殷红的血。一辆自行车翻倒在旁边,车轮朝上,还在慢慢地转着。围 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愤愤不平地说:现在司机开车真是不要命,在人多的地方都不肯减速。有的叹着气说:人有旦夕祸福,好好的一个人不定什么时候就遇上祸事。也有的说:看情形,这个人伤得不轻,不知还能不能活。一个老大爷一边摇头一边感叹:“现在出门可得小心,一个不留神就要出事儿。”旁边一位年轻姑娘使劲拉着她的男友往外走,“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的,吓死人了。” ……
作者既描写了整个场面人多拥挤的全景,又把围观的人群分几类进行了描写,然后又选择了老人、年轻姑娘这两个“点”进行具体描写,点面结合地把车祸现场的场面形象地展现出来。
江丽婷 【阅读手记】
点面结合,是指记叙中既要有面的描写,又要有点的刻画,使二者互相补充,和谐统一的方法。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整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点面结合的描写,正是这种辩证关系在写作上的体现。点面结合是在记叙性文章里处理详略的常见的一种形式。点能具体而生动地体现面的特色,而能明朗地深刻地显示点的内涵,二者结合,可以既全面又有重点地使描写对象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丰满,从而加强作品的感染力。例如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写的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2000个包身工的生活,文中好几处写了一个“芦柴棒”的形象。如果不写“芦柴棒”这个“点”,只做“面”上的记叙、分析,就会使文章显得抽象化、概念化;如果没有面上的记叙,只写一个“芦柴棒”,就变成了“一个人的遭遇”,不能很好地发挥报告文学运用确凿的统计数字,说明全面情况的战斗作用。
总之,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既能使人对整个生活画面有具体的感受,又能使人对重点事物有深刻的印象。运用点面结合法,应当注意点面二者的辩证关系。要在面的整体中描写点,在点的基础上描写面,使二者融为一体,切不可点面游离,各不关涉,否则,文章会显得松散凌乱。
刘丽娟【阅读手记】
余映潮老师用了详细生动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点面结合、笔触细腻的写法妙处。所谓点面结合,就是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概括扫描,局部详细突出;所谓笔触细腻,就是对某个“点”集中笔墨,写得具体生动。 我觉得这里的“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要抓住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进行详细描写,要突出重点,体现深度;而 “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的描绘,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要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这样,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能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魏 婷【阅读手记】
要想写好记叙文,就要学会环境和景物描写,环境和景物描写,集中到一处就是场景的描绘。好的场景的描绘,除了体现在色彩搭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还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点面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概括扫描,局部详细突出”,符合对环境的认知规律,本身也应算作一种逻辑顺序。
同时,先对整体进行一定的概括扫描,也丰富了整个场景的内容,为后面的局部之景,提供了一个可对比性的背景:色彩上、动静关系上的对比等等。从而让整个场景描写既内容丰富、鲜明亮洁,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当然,“点面结合”重在点而非面,在对整体进行概括扫描后,关键在于之后的局部的细腻描绘,而这局部的描写,要想精彩、突出,就应在各方面远胜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绘,确实如余老师所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不仅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增添局部之景的活力,还有声有色、画面鲜活;更重要的是,作者还通过写人的活动,来使局部之景趣味盎然——试想,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又怎能算得上“无限趣味”呢?包括在朱自清的散文《春》当中,作者也不是只停留在对春景的一味描绘,而是辅以人的活动增添活力,为精彩的局部描绘锦上添花。
林宜臻【阅读手记】
场景描写是记叙文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余老师用8个字概括的特点“点面结合,笔触细腻”,非常值得初学记叙文写作的同学们学习。
运用“点面结合”,做到塑造人物要有侧重,表达内容要有主次,做到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运用“笔触细腻”,就要集中笔墨,进行细节描写。贾平凹曾说:“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鲁迅的文章中不乏有这样的写法:《阿长与山海经》中先整体概括了阿长的“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再具体展开有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的特点;藤野先生》中先以“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概括总说,再具体写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社戏》中先说“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再详细描写人物的“轻松”和“舒展”的动作外现和心理感受。
鲁迅娴熟的“点面结合,笔触细腻”写法,刻画的人物如此生动形象,推动的情节如此丰富饱满,确实是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典范。
陈增忠[阅读手记]
怎样将繁复的场景写得既有层次又具体生动?余映潮老师剖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两个场景,启发写作者:用“点面结合、笔触细腻”法。
点,是局部;面,是整体。点面结合,即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概 括扫描,局部详细突出。笔触细腻,即集中笔墨,对准某点。
点面结合,可以将繁复的场景叙写得有条不紊,极有层次。它或由面及点,或由点到面,或一面多点,或一点多面,或点面交错,文段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点面结合,可以将繁杂的材料安排得详略有别,主次分明。整体的"面"概括扫描,略写;局部的“点”详细突出,详写。谁主谁次,一目了然。
点面结合,可以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而突出某个“点”,集中笔墨,将“点”写得具体生动。景物类场景或活动类场景写作者都可抓住“某个点"的景物或人物的特点,多角度多手法将“某个点"的景物或人物描写得细腻生动、具体感人。
写作实践中, 若能熟练运用“点面结合、笔触细腻”法,必能将繁复的场景叙写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管辉明【阅读手记】
鲁迅对“百草园”的这段描写,越品越有味,堪称经典。之前在教学中,更多地是从描写顺序、开放五官的角度引导学生品析:
描写百草园时,从低处的菜畦写到高处的紫红的桑椹,又从高处的树叶里的鸣蝉写到低处的草丛中的叫天子,高低往复,视线被牵引着,兴趣随之被调动着;而所写之物,从菜畦石井栏树等静物到鸣蝉黄蜂等动物;在写“泥墙根一带”时,又像顶真一样接写动物油蛉斑蝥,回写静物何首乌木莲,又构成一个往复。另外,描写时,视觉听觉味觉轮番上阵,真个情趣盎然!余映潮老师把它解析为“点面结合,笔触细腻”,确乎精到。点面结合的实现就在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的创造。
写三味书屋的读书场面,很有镜头感:先是全景,大家都念书;接着近景,同学们各自念什么;然后特写先生读书的陶醉情状。有序有味,何止三味?
对场面的描写,观之三国水浒西游等古代经典,一般是在续写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停写来描写,一般用“但见……”“果然是……”“你道为何,有诗为证……”开头,然后就是一大段的韵文,在韵文中确实也有点面结合,但绝对没有鲁迅的这么细腻。西学东渐的影响在五四一代文人的作品中可见端倪。
杜 娟【阅读手记】
写记叙文常常要写到场景。诚然,我们每天都穿梭在各种场景里,比如壮观的挤车场景、紧张的考试场景、欢乐的嬉戏场景、激烈的比赛场景……那么,如何用文字将这些场景“画”出来,如何能让场景“活”起来?余老师这篇文章提出“点面结合,笔触细腻”的方法,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点”,指的是对个别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它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全景式描写,它体现的是广度。点面结合,就是“点”的特写和“面”的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我想法“点面结合”也可以做到形式多样:
(1)先面后点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论是景物的场景描写还是读书的场景描写采用的都是先面后点的方法,犹如一个镜头,将我们的视线慢慢拉近。“面”的描写为“点”的描写做了铺垫。
(2)先点后面式:来看一个场景描写的片段
一只凶猛的黑熊突然从树丛里窜了出来。两只眼睛,闪着摄人心魄的凶光。高高扬起的熊掌,凝聚的力量,足以把一个人一下子拍成肉泥。两米多的身长,三四百斤的体重。平常看似蠢笨的形体,在发怒的一瞬间,就像一发出膛的重型炮弹,呼啸着冲了过来。
这个片段先描写黑熊的眼睛及熊掌,这是“点”的描写,再写黑熊的身长、体重,这是“面”的描写,采用“先点后面”的方法,让读者瞬间感受到黑熊的凶猛、可怖。
(3)面点面式:再来看《红楼梦》一文中场景描写的片段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唉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
这里主要是写笑的场景。先用“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一句概述场面的热烈与欢快;然后选取湘云、黛玉、宝玉等八个点细致地描写,写出了极具个性特色的“笑”;最后写“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这又属于面的描写。由面及点,再由点及面,写出了可视、可闻、可感、可知的满堂的欢悦情境。
因此,根据不同的场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在具体的运用上,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如何把点写的细腻、传神;如何把面勾勒出广度……课本确实给了我们很好的例子,教师应好好挖掘,不断给学生引导、训练。
邱 飞【阅读手记】
余映潮老师将场景描写的写法,直接概括为“点面结合,笔触细腻”,言简意赅,让我们受益匪浅。余映潮老师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两个经典场景--“百草园景物”和“三味书屋读书”,分别向我们具体阐释了“点面结合,笔触细腻”写法在“景物类场景”和“活动类场景”中的具体运用,在写作教学中可操作性强。
点面结合,首先要选准“点”——文章所要表现的重点人物或重点内容。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又要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重要人物的活动。《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曹雪芹是这样来写王熙凤的——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的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意在写重点人物——王熙凤的出场。因此,文章先描写了王熙凤的语言,让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点”的刻画;然后描写了众人“个个敛声屏气”、“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是“面”的烘托。通过这样的点面结合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以及她在贾府非同一般的地位。
场景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还要注意写好“面”,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场景的气氛。因为面的描写,常常能够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请看“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人民群众就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即突出了场面的宏大,又烘托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写场景还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学生作文中,场面描写更多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元旦艺术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们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注意“点”的刻画,重视“面”的描写,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个生动的生活画面。在平时的作文中,如能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文章中的场景描写一定能生动感人的。
杨木根【阅读手记】
点,是特写聚焦;面,是全局概括。二者相辅相承,互相统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点”,这是柳宗元的“点”与“面”构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面”,这是杜甫《绝句》中“点”与“面”表达。言语简约,经纬时空,整体局部,点线成面,浑然一体。
《隆中对》中“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面”,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韬略布局是“点”,直接描写,侧面烘托,点面结合,诸葛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点面结合,或拓宽意境;或突显人物,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
“点”,是泼墨如水,属工笔,“面”,是惜墨如金,属简笔。详略比例,整体局部,是作者精心布局的体现。鲁迅先生曾说《孔乙己》是自己最满意的小说。三千余字,浓缩孔乙己一生悲惨凄苦,深刻细腻反映社会的世态炎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面”,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活动情境是“点”,点面统一,用节俭的文字拓展时空格局,增加表现人物形象的内涵情境。
不同文章,不同类的文体,在不同层次(角度)分析“点”与“面”,其表现形态也不尽相同。
《中国石拱桥》是由赵州桥与卢沟桥这两个特殊之“点”,拓展中国石拱桥普通特征的“面”;而《苏州园林》是由中国园林的标本一般特征的“面”,进而以典型样本的苏州园林这一特殊“点”说明中国园林特征。总之,有的文章布局设计由点及面,有的文章层次安排却是从面至点。
这样说来,点面设计布局,绝不仅仅是的文字表达或内容的选择安排,其实质是作者以演绎或归纳的表现形式借文字表情达意的思维活动。因此,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还应从思维层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