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作家学写作——解锁心理描写
许多作家擅长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捕捉人物瞬间的微妙情绪。
就像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陌生女人对作家R的情感如丝线般交织缠绕,“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这种描写将女人内心深处炽热而隐秘的爱恋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字都似能触动读者心弦。我们可从中领悟到,要善于观察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波动,无论是眼神中的一丝闪烁,还是嘴角的一次微微抽动,都可能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将其细腻地描绘出来,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描写方法,尤其是小说中最为常见。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学生进考场内心紧张,抽奖时中奖内心喜悦,走夜路时害怕,故事中将这些心理变化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展现出来,这就是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还可以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解释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面是心理描写的几个片段例文。
老舍《骆驼祥子》
祥子没言语,也没生气。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给它个混一天是一天。有吃就吃,有喝就喝,有活儿就作,手脚不闲着,几转就是一天,自己顶好学拉磨的驴,一问三不知,只会拉着磨走。
他可也觉出来,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很高兴。虽然不肯思索,不肯说话,不肯发脾气,但是心中老堵着一块什么,在工作的时候暂时忘掉,只要有会儿闲工夫,他就觉出来这块东西──绵软,可是老那么大;没有什么一定的味道,可是噎得慌,像块海绵似的。心中堵着这块东西,他强打精神去做事,为的是把自己累得动也不能动,好去闷睡。把夜里的事交给梦,白天的事交给手脚,他仿佛是个能干活的死人。
他扫雪,他买东西,他去定煤气灯,他刷车,他搬桌椅,他吃刘四爷的犒劳饭,他睡觉,他什么也不知道,口里没话,心里没思想,只隐隐的觉到那块海绵似的东西!
赏析: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心理描写,不只是“想什么”,更是“感受什么”“逃避什么”“被什么压垮”。祥子心中那块“海绵”,至今仍在许多文学人物的心中存在,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在沉默中承受重压的灵魂。
鲁迅《伤逝》
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
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我(内心独白和猜想)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经当面骂过我。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迎出去时,却已经走过紫藤棚下,脸上带着微笑的酒窝。她在她叔子的家里大约并未受气;我的心宁贴了,……
赏析:感官描写与心理活动高度融合:1.通过“听觉”这一感官的放大,巧妙地外化内心焦虑,极具真实感。2.内心独白自然流畅:思绪如流水般涌动,不加修饰却直击人心,展现了意识流式的心理真实。3.细节描写精准传神:“橐橐地逐渐临近”“微笑的酒窝”等细节,既具体又富有情感温度。4.情感层次丰富:从孤独、期待、焦虑、憎恶、恐惧到短暂的安宁,情感起伏跌宕,极具感染力。5. 社会批判的隐性表达:通过个人心理的痛苦,折射出封建家庭观念、社会压力对自由恋爱的压迫。
曹雪芹:《红楼梦》
林黛玉,不想刚走进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
赏析:这一段心理描写,如一首凄美的内心独奏曲,将林黛玉的敏感、深情、孤傲与绝望,刻画得入木三分。她因“知己”而喜,因“深情”而惊,因“命运”而叹,因“薄命”而悲。这“四重情感”的交织,不仅塑造了一个立体、真实的文学形象,更让读者在泪光中,窥见了《红楼梦》最深沉的悲剧内核——情之真,命之薄,爱之痛,世之凉。
海明威《老人与海》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赏析:老人在思考自己与“Detuso”(鲨鱼)的对比时,展现出了他的自我反思和认知能力。“现在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他客观地评价鲨鱼的特点,同时也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老人的智慧和冷静,他在困境中不断思考,试图找到应对的方法。同时,他对自己的认知也并非是盲目自信,而是带有一定的谦逊和理性,这让读者更加敬佩他的品质。
技法一:直接描写心理——内心独白。它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直接叙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常用格式为:“我想……” “我认为……”“他感到……”、“他觉得……”、 “他回忆……”、“他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内心独白就是直接描写的一种常用方法,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技法二:幻觉式写心理——梦幻描绘所谓的幻觉展示就是借助梦境幻觉来反映内心世界,幻境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而又新颖的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的生活现象的形象表现。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忽然感觉”“浮现一个画面”等。
如: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鲁迅《伤逝》
技法三:用行动来表现内心——行动表现式通过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他扫雪,他买东西,他去定煤气灯,他刷车,他搬桌椅,他吃刘四爷的犒劳饭,他睡觉,他什么也不知道,口里没话,心里没思想,只隐隐的觉到那块海绵似的东西! ——老舍《骆驼祥子》
技法四: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环境衬托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人物的心理,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地衬托出来。
如:莫言这样写走夜路时的景物。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莫言《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