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词
01
端午节,龙舟竞渡,粽香四溢。屈原投江,令人心酸,汨罗江边,诗篇不断。
02
五月五日,天晴地朗,江水悠悠,荡漾着古老的传说与诗意。粽子飘香,填满思乡之情,艾草悬于门头,驱邪除恶。
03
屈子离骚,字字珠玑,哀民生之多艰,叹理想之难圆。江水悠悠,承载着千年的哀思,汨罗水畔,留下诗人不屈的灵魂。
04
艾叶飘香,菖蒲驱邪,端午文化,源远流长。龙舟竞渡,激荡着民族的豪迈,鼓声阵阵,激荡出对屈原的怀念。
05
汨罗江水,浸润着历史的沉淀,屈原的诗歌,如同江水般长流不息。端午,不仅仅是节日的欢腾,更是文化的传承与记忆。
01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歌赋
五月五日,端阳节至,古人有以诗词歌赋赞颂龙舟竞渡,粽香满街。屈原离骚,千古流传,其九歌之湘君篇中曾有: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描绘的正是端午时节江畔龙舟竞渡之景。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韵味。
而苏轼笔下也有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一句简洁明快地描绘了端午节时家家户户煮粽子、吃鹅肉的习俗。苏轼的诗句,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将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刻画得栩栩如生。
端午节不仅是祭祀屈原的日子,也是家人团聚、祈福的日子。于谦的端午诗中写道:粽叶香飘十里,对屋酒开一壶。莫嫌柴扉茅舍,此处也有江湖。这里的江湖不仅指的是自然的河流湖泊,更是家人间的情感纽带。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时家人团聚、品尝粽子、畅饮美酒的温馨画面。
端午节的习俗,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挂艾草、饮雄黄酒等。唐代诗人卢肇在其竞渡诗中写道:彩舟逐水趁明月,锦缆随风弄轻波,生动地描述了端午传统节日中的龙舟竞渡活动。这里通过精炼的文字,不仅记录了古人庆祝端午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