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季节四月内容页

写人作文技法||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2025-04-11 07:47:30 描写四月

写人作文技法||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

前面两天已分享了语言描写一阶、二阶、三阶的内容。如果还有哪里不清楚,欢迎在下方留言哦,我们相互交流。接下来我们进入语言描写四阶的学习。

四阶:说话内容变丰富
 
有时,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说话内容也需要写丰富,不能太简单。那怎么写丰富呢?有办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语言描写四阶:说话内容变丰富的两种方法及注意点。
 
(一)话题+原因
 
让说话内容变丰富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话题+原因。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李老师慢慢走到刘闹桌前,躬着腰亲切地问:“饿吗?”

刘闹立马直起身,略有些慌张,说道:“不饿。”

大家会发现,这组对话提示语相对丰富,有加动作和神态,但说话内容有些简单。如果想要写出李老师的细心,说话内容可以怎么加呢?如果刘闹想要李老师放心,他又可以怎么说呢?看下改过之后的句子:

李老师慢慢走到刘闹桌前,躬着腰亲切地问:“饿吗?看你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还不停地捂着肚子。”

刘闹立马直起身,略有些慌张,说道:“不饿,我早上吃了五个包子,一瓶牛奶,我只是有点不舒服。”


大家前后对比下,说话内容是不是更具体些了,不但有写“饿与不饿”这个话题,还把原因也写出来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观点+例子
 
让说话内容变丰富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观点+事例。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煮书》节选)


作者为了说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就举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例子,一方面写出了爷爷博学,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爷爷的善教。如果只写观点,就体现不了爷爷的这些特点。

当然,说话内容写丰富,除了加原因和例子外,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大家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中自己去总结方法。
 
(三)一个注意点
 
最后,在丰富说话内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个点,就是人物说的话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性格等特征,否则会闹出笑话。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个经典片段: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


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得去,线也过得去才行。”赶车的接过活茬:“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船夫最后说:“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手推舟。”


很明显,这个故事中每个人说的话都带有职业特点,比如厨师因为经常跟锅碗瓢盆打交道,所以说的话也离不开自己的老本行,这就是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特征。
 
再来看一个例子:

“快点快点,都几点了,还磨磨蹭蹭的,走啦!” 妈妈总是这样,自己起晚了就拼命地催人家,这急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


妈妈说的话同样也符合她的性格特点——急性子。
 
简单总结下,说话内容变丰富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话题+原因”,一个是“观点+例子”。当然,这两个方法的顺序也可以反过来写:原因+话题和例子+观点。另外还要注意一个点,说话内容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性格等特点。

想要熟练掌握这些方法,还要靠平时不断的刻意练习,才有可能见效。明天会分享语言描写五阶的内容,我们一起期待吧!

TAG标签:人物语言写人作文
再来一篇
上一篇:描写人物动作的片段摘抄下一篇:诗词的描写技巧(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