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观察得形 角度得意 语言得味
思维得路 物外得情
引 言:有位诗人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带上欣赏的目光,你会发现大自然真的很美,那么如何才能展现大自然的美呢?
一、学会观察 把握特征
写作最基本的步骤是观察,学生只有对所描写的景物展开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到所描写事物的形貌特征。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岭”突出山脉的绵延,“峰”突出高山的险峻,远眺的感受截然不同,这说明作者的观察是很细致的。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我们看下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近观林中的蘑菇,“蘑菇各自戴着自己的帽子站着。”说得自然轻松,但细想一下,“戴着帽子”形象且略显俏皮地抓住了蘑菇最主要的外形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教学时,一定要教会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贯穿于文章的写作过程。首先将景物的第一印象描写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远景,旨在展现景物的全貌;随后再分局部的描写,此处是所谓中景、近景;最后利用较大的篇幅对于景物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刻画,这部分则是特写,在这部分写作中不仅占用篇幅多,而且要求描写精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通过科学的观察,准确把握景物的特征。
景物的颜色也是重要的外形特征之一,如何让颜色的描写不落俗套并且给读者造成视觉冲击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将盛开的紫藤萝比喻成“一条紫色的瀑布”,本来就是“辉煌的淡紫色”但是通过作者形象的比喻,抓住颜色特点,就在读者眼里呈现出无限的张力。这种写法对于学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通过瀑布的比喻,令静止的紫藤萝忽而变得生动起来,并且它的紫也越发强烈仿佛要跃出纸面,因此,描写景物颜色也是外形重要特征之一。
二、多选角度 立体描绘
自然景物有色彩、味道、质地、形态、声音等各方面的特征,如果想要准确展示出来,展现给读者立体画面就必须要善于进行多角度描写,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我们可以借鉴鲁迅在《社戏》中写道“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分别从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多感官描写表达真切感受,给人一种十分丰富的感觉,犹如多重奏管乐曲,油然而生立体感。
然而自然景物有的不断发展变化,有的则相对静止。所以描写景物,既要表现运动变化的动态美,又要表现静止时的静态美,只有这样文章才会充满生机,不会显得呆板沉闷。如《周庄水韵》一文中,“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旁,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写出静态的古镇,在阳光覆盖着的斑斑积雪,呈现安详、宁静的画面,犹如一幅版画。随后由静态转向动态描绘,通过对滴水声,流水声的动态描绘,大雪覆盖下的周庄在作者笔下就充满了灵动与生机,让人喜爱。就这样运用动静结合的那写作手法,既展示了周庄的优雅宁静,又凸显了周庄的生机勃勃的活力。用周庄的静态美来凸显动周庄的活力与灵动,以阳光下的动态来衬托静的优雅宁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地展现出周庄之美。
除了上文提到的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之外,还有例如虚实结合,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都值得借鉴和利用。只有创新多角度描写,才能让眼前的景物呈现出立体感,增添一份“画意”。
三、善用修辞 入味表达
修辞手法是写作中技巧,同时也是文章的情感催化剂,将景物描写内容与作者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并将文章进一步升华。在景物描写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修辞的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的学习和模仿提高学生的景物描写的功力。笔者就曾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例,让同学们体会修辞手法在写景过程中的具体用法。例如描写小草的时候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用“偷偷的钻出来”和“花儿闭了眼”等拟人化语句,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淋漓极致地展现了出来。而在文章结尾处连用“娃娃”、“小姑娘”、“青年”三个比喻更是创新之笔,将春天整个成长的的过程刻画的绝妙。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养成学生运用修辞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景物描写水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更加内敛,于学生而言则体现为书面表达的缺失。当然学生写作既需要一定的语言天赋和一定的美好情感,但更多的还需要后天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创新手段,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养成乐于写作的习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经常在网上下载许多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放映给他们观赏,让同学们在应接不暇的美景中自然有所感触,此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就能自发的进行文章的写作了。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同学们逐渐养成写作的习惯,而写作技巧和手法也不断的提高,真正做到了勤练不辍。
四、景中生情 增添魅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都是为了感情表达,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触景生情,这三者都是写景作文中表达情感的共同特征。写景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景物进行简单地介绍说明,一定要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中,并以此来感染读者,有了情感的渲染,景物就如涂上一抹鲜明色彩,即使再平凡的景物也因此会变得魅力十足。又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作者看小石潭四面竹树环合,风景秀丽幽清,又见鱼儿自由快乐的嬉戏游乐,心中自然惊喜,使得他的心情得到暂时的欢愉,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但作者在短暂的轻松愉悦后,再环视四周寂寥无人,景色凄清,让他触景生情顿生悲凉,因而产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悲凉情感。再者小石潭清幽秀丽的景色却无人赏识与作者的变革失败遭受贬谪的遭遇极其相似,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对比小石潭优美景色无人赏识,顿生同病相怜之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就油然而生,同时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足以看出作者在对景物描绘中就结合着自身的遭遇,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受和情怀。除此以外,古典诗词曲创造意境的关键在于情景妙合,心物合一。马致远深谙此道,小曲《天净沙 秋思》仅用28个字,通过十种平淡无奇的景物,勾画出一幅游子羁旅图。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便使凄凉的秋色中蕴含的无限悲凉的情调倾泻而出。眼前顿生一幅画面:深秋时节,一位在异国他乡的漂泊游子,在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照着落日斜阳,迎着萧瑟秋风,一路漫游,不知路在何方。我们的心中顿生一丝怜悯:游子漂泊无依的孤苦,诗人的怀才不遇的悲凉。正是由于作者巧妙将情感寓于景物中,才使我们感受到景非景、景即情,从而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五、注重思维 合理顺序
学生会观察了、能选材了、善用修辞了、能多角度立体呈现了,并不等于能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他们往往不知道从哪打开,到哪闭合?思维处于模糊的状态。因此,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写作的思维训练,能让学生合理安排自己写作的顺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在写景过程中运用思维:
总写一笔,分写几笔;远写一笔,近写几笔;
泛写一笔,特写几笔;上写一笔,下写几笔;
听写一笔,看写几笔;美写一笔,平写几笔;
动写一笔,静写几笔;虚写一笔,实写几笔;
侧写一笔,正写几笔;情写一笔,景写几笔;
上面给出的思路,只是常规的逻辑——从总到分,由远及近,由实到虚,由景到情,这并非一成不变,还要考虑对象的特征和写作的需要。在写景过程中还要时时兼顾:
景中有别——哪些略写?哪些特写?哪些细写?哪些粗写?
景中有序——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远到近?由实到虚?
景中有变——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实虚结合?正侧结合?
景中有情——自然流露?触景生情?且描且抒?情景交融?
景物描写需要顺序,否则就会杂乱无章。教师也应告知学生: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分两种:一是有固定立足点,或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由内到外,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二是没有固定立足点,以作者的游览顺序为线索,通过移步换形来描写景物。时间顺序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醉翁亭记》由春景写到冬景,由朝景写到暮景。
总之,在景物描写的写作中,如能合理掌握写景方法,相信源于大自然的景物,一定能写出超出大自然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