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场景博物馆内容页

关于博物馆的文学隐喻和现实

2022-10-30 08:30:26 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的文学隐喻和现实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个纪念日旨在提醒公众认识到:“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其实,博物馆的作用又何止这些呢?至少,它还是小说家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


博物馆长的隐喻


博物馆的英文是“Museum”。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本是用来称呼崇拜文艺女神(Muse)的宗教团体。公元前300年,托勒密一世在埃及亚历山大修建了“Museum”,将其多年的收藏放置于此,还招揽了阿基米德(Archimedes)、欧几里得(Euclid)等诸多大名鼎鼎的学者。

虽然这个学术中心日后在战火中付之一炬,但“Museum”从此具有了“博物馆”的含义。到了1581年,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捐出办公厅所,即后来的乌菲兹美术馆,这被视为是近代博物馆的开端。

乌菲兹美术馆


从那时起,博物馆作为一个征集、典藏和陈列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并往往因此给人以庄严肃静的神圣印象——在博物馆里高声喧哗或是大吃大喝通常会受到公众的鄙视。但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年)的《博物馆之旅》里,博物馆的形象却有了一个近乎颠覆的改变。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的个人生活经历异常曲折,称得上是“永远的流亡者”。出身在沙俄旧贵族家庭的他于十月革命中被迫离开俄国,来到柏林。在德国首都度过了15年之后,因为妻子的犹太血统问题,纳博科夫再次被迫逃亡巴黎。二战中的1940年,赶在在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前,纳博科夫又带着家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年光阴。1961年,他抵达瑞士蒙特洛,在这里创作,并度过余生。


《博物馆之旅》是博纳科夫流亡法国期间(1938年)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并以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为最大特色。小说源于一位巴黎朋友的请托,他希望小说主人公“我”,一个流亡法国的俄国人在去小城芒地赛特(Montisert)的时候能顺便造访当地的一个博物馆。

据说他祖父的肖像画就失落在那里,他想让主人公替他赎回来。主人公本来并不热衷于这项差事,可因为一场大雨竟阴错阳差地来到了那个博物馆并且找到了画,又在博物馆管理员的指引下找到了馆长高达先生(M. Godard)。可是馆长居然说,馆里并没有这么一幅人物肖像画。最后二人决定去博物馆一探究竟。


故事进行到这里似乎并没什么精彩出奇之处,但接下来的行文一变,博物馆今变成了一座时空迷宫。主人公在一间类似于剧院的房间中停了下来。推开门,眼前一切随之变化,时空也在此时此刻错位:他穿越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俄国(尽管此时已是苏联)——踏上那里的土地,摸着那里的雪,看见那里的商店和行人;怕被逮捕而扔掉一切表明流亡身份的物品;在没有任何证据下被逮捕折磨;想尽办法出狱并再次流亡国外……


《博物馆之旅》的故事发生在博物馆内,文章大部分篇幅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博物馆展开的。博物馆的馆长高达先生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小说中,经过一番争执,高达先生愉快地与“我”达成了一个不公正协议:若有这幅画,“我”则可以赎买下来;若不存在这幅画,“我”仍得将买画的钱付给他。值得注意的是,在签订之际,馆长强烈要求我用红笔签订协议,而在西方文化中,只有和魔鬼签订协议才用红笔。这些细节暗示了馆长是一个恶魔般的统治者。联想到纳博科夫平生推崇人文自由的写作立场,或许可以将阴险狡诈、专制贪婪的博物馆馆长理解成对于极权统治的隐喻。


躺着中枪的大英博物馆


当然,将图书馆隐喻为权威体系并不是纳博科夫的专利。出生于1935年的戴维·洛奇在英国文坛享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学者和文学评论家,他长期任教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在英美小说研究和文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196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三部小说,就像书名《大英博物馆在倒塌(The British Museum is falling down)》所显示的那样,这一次“躺着中枪”的是赫赫有名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讲述了英国文学研究生亚当·爱坡比(Adam Appleby)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所度过的一天,并穿插了一个天主教神甫、一个“位于高高的洛基山上”的美国某所大学图书采购员、一位收藏手稿的作家情人等各式人物。

亚当·爱坡比是一位二十五岁却已经有三个孩子的研究生,这一年是他享受奖学金资助的最后一年,几乎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馆,撰写“完成的可能性很小”的毕业论文(题目居然叫作《三部现代英国小说中的长句结构》)。

作为一个天主教徒,亚当·爱坡比遵循天主教不允许堕胎的教义,只采用天主教允许的“节律避孕法”避孕,但他此时却发现妻子有第四次怀孕的可能。就这样,在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忐忑不安的亚当•爱坡比无法在大英博物馆专注于自己琐碎而毫无意义的研究,度过了难熬而多事的一天。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在这部不到15万字的小说中,戴维·洛奇将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比作“温暖的子宫”。以常理度之,子宫作为生命之源,一如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之为智慧之源,这种转喻的手法的运用再现了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这却是一个负面的比喻。

女人们“憎恶博物馆的温暖子宫”,“是它害得她们既贫穷又寂寞,它每天把她们的男人吞进去,榨干他们旺盛的精力,导致他们即使回到家中,也只是沉默寡言、心不在焉的同伴。这些女人期盼着她们的男人最终从子宫中被赶出的那一天”。充斥在其中的“陈腐的空气”和“发霉的图书”则被作者用来讽刺当时英国学术界的现状——陈腐、老旧、刻板。


在大英博物馆的神学藏书处——“古老纷争的墓园”,主人公曾经手捧两本神学书籍想要以此来对抗汹涌而来的现实生活之烦恼,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一幕象征了神学的倒塌,因其对现实生活毫无帮助。最终亚当•爱坡比还是逃出了阅览室,由“世俗生活的喧嚣声”所指引,来到了大英博物馆的北馆入口,结束了这一段 “逃亡之旅”。


现实中的大英博物馆源自公元1753年,经过250多年的苦心经营,大英博物馆的展品从起初7万余件增加到今天的800多万件,堪称当代世界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翘楚。

但在戴维·洛奇笔下,一如作者在小说前言中指出的那样,“《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有两大主题,一个是道德或宗教的、另一个是文学的”;小说中的大英博物馆俨然成为包括学术机制、天主教义在内的一切不合时宜而又压制人性的正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象征,而它的“倒塌”则具有了理性与神学崩塌的双重意义。


从小说走向现实的博物馆


当然,在深奥乃至有些晦涩的隐喻之外,小说中的博物馆同样有着它本来的功用。对于一件物品,可能没有什么方式能比建立博物馆更能体现其收藏价值;对于一个故事,也没有比小说更能表达其丰富内涵和深切情感的了。而能够将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当属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当代最富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出版于2008年的《纯真博物馆》。

奥尔罕·帕慕克


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故事以童话般的梦幻开场:处于上层阶级的伊斯坦布尔富商凯末尔,疯狂爱上自己的远房穷亲戚芙颂。两人,继而迅即坠入爱河。两人相恋一个半月差两天后芙颂消失339天,相恋的日子里如胶似膝,而消失的日子里凯威尔就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思念、寻找、沉迷于芙颂碰触过的一切,以平复恋人空缺的伤痛。之后7年10个月,即409个星期共2864天中去了芙颂家1593次,平均每周四次左右。

其间,积攒了4213个芙颂的烟头,还有数不清的顶针、发卡、纸牌、香水瓶、手帕、胸针等各种小物件。他建成“纯真博物馆”存放这些物件,安放、缅怀和平复那份纯真之情和伤痛之感,“依恋着这些浸透了深切情感和记忆的物件入眠”。小说共分83章,展示了这座 “纯真博物馆”中的83件展品,每一件展品都与每一章所叙述的事件相对应。

《纯真博物馆》


除了大多数与芙颂相关的藏品之外,小说中还有一些和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记忆相关的藏品,比如土耳其第一个果味汽水品牌梅尔泰姆在报上登的公告,和宰牲节场景相关的明信片和照片。从这个角度而言,“纯真博物馆”里收藏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一段爱情时光,还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


但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独具匠心的帕慕克不但在文字作品中建立了一座私人的纯真博物馆,并以此为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也建立了如此一座博物馆,虚拟与现实就此融为一体。帕慕克在创作小说时,就体验着主人公凯末尔的收集物品的行为,工作室被药瓶、衣服、日常用品逐渐填满,以启发他的创作灵感。

帕慕克后来说,“为了让这些物品在我的小说里派上用场,我在想象适合这些物品的环境、时间和场所……我第一次在旧物店发现一件带绿叶的橘红色玫瑰图案的女士上衣时,便决定这是我的女主角芙颂穿的衣服,并按照这件衣服的设计,开始描写这个虚构人物在穿这件衣服学习驾驶时的细节”。

现实中的纯真博物馆


就像作者在小说《纯真博物馆》最后一章所写的那样,“我要用这本书为这个博物馆做广告。”现实版的纯真博物馆位于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达尔戈奇契柯玛泽街24号,也就是小说主人公芙颂的家族宅邸,始建于1894年。

帕慕克用版税为博物馆提供了95%的资金,并与土耳其和德国的建筑师合作。这个博物馆包括一系列小展区,与小说中的83个章节一一对应。纯真博物馆的顶楼完全按照《纯真博物馆》中男主人公最后生活的状态而布置,如同书中所描写的一样,在那里还可以看到帕慕克小说的手写稿,帕慕克为纯真博物馆设计的草图,以及能够让人回忆起老伊斯坦布尔的照片以及声音资料……

纯真博物馆是一个爱情故事,却又以小见大,全面展现了伊斯坦布尔往昔的一切。正如小说将近结尾之处作者所写的那样,“我要用我的博物馆不仅让土耳其人民,还要让世界人民学会,要以我们经历的人生为荣。”这就是《纯真博物馆》的意义所在。

TAG标签:博物馆
再来一篇
上一篇:那些关于死亡的绝美描写下一篇:描写战争的古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