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场景景色内容页

诗词鉴赏中易混淆的几种景物描写方法

2022-01-09 09:36:58 景色

诗词鉴赏中易混淆的几种景物描写方法

诗词中的景物描写是复杂多样的。下面笔者具体辨析几组考生在鉴赏中经常混淆的景物描写手法。

一、烘托(衬托)/渲染

烘托(衬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

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

正衬是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

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如王籍的《人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渲染是从多个角度对形象进行反复描写,以达到强化印象的效果

如柳永《雨霖铃》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描写了这样的情景:黄昏日暮之时,一场骤雨刚刚过去,空气中充满着清冷的寒意,耳边还回响着阵阵的寒蝉凄切的鸣叫之声,在长亭这一特定的场所,一对有情人执手伤别,寒蝉、长亭、黄昏、骤雨,这一系列的特定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渲染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二、衬托/对比

衬托和对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但二者有着鲜明的差异。

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如姜夔的《扬州慢》、李白的《越中览古》等怀古、凭吊类的诗歌大多通过古今对比来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或黍离之悲。

而衬托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列举的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衬托出雪之大、猛。该诗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夜雪”,还描写了冰冷的衾枕,明亮的窗户、折断竹子的声响,所举事物间有主有次,采用的就是衬托手法。

三、白描/细描

白描是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细描则是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进行了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四、虚写/实写

虚实相生是古诗词中描写景物常用的手法。但不少学生分辨不清“虚写”和“实写”。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等。

诗歌的描写方法很多,只要以上几种主要的方法掌握了,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方法的区分就易如反掌了。

TAG标签:景物方法诗词
再来一篇
上一篇:33首描写风景、情境的脍炙人口两句诗下一篇:冬天景色如何描写?超全写景作文技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