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四部曲——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例
阅读三课型,分别是导读课、探索课和表达课。如果说导读课以激发兴趣为主,探索课则对文本的重点部分进行研读,表达课就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个性化的阅读成果。表达课形式多样、标准多元,既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本文将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例,谈谈整本书的写作表达。
01
景物描写抓顺序
《绿山墙的安妮》讲述了小女孩安妮在绿山墙的成长故事。不仅安妮在成长,作者笔下的事物也在变化。书中有大量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勾勒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安妮精力充沛、想象丰富,在她的视角里,万物可亲可爱,具有奇异色彩。
仔细分析文本,可以发现作者的描写也有章可循。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游览顺序,爱德华王子岛的美景一览无余。聚焦细节、巧用修辞、打开五感等手法,让美丽的画面跃然纸上。
课标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如下:“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结合文本特色和课标要求,我将《绿山墙的安妮》表达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两点:
1.读中悟情,体会景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会迁移,尝试具体描写身边的美景。
第一点可以在课上完成,第二点则要在课后巩固,实现从课堂向生活的延伸与拓展,内化真正的阅读力和表达力。
02
景物人物相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出示文中三处关于景物描写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从景物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深化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并初步领悟“读中悟情”的方法。
“它的窗户分别朝向东西两面,透过西面的窗户看出去,是六月炽热而醇厚的阳光如海浪一般涌进来;而透过东面的窗户,则能够看到左面花园里开着雪白花朵的樱桃树,还有山谷小溪边摇晃而修长的白桦,枝干上缠满绿油油的藤蔓。”
“每当她坐下来的时候,就对照射进来的阳光表现出些微疑虑,在她看来,阳光这种东西,对这个世界来说似乎太过轻佻且不负责任,世界本应该被更严肃地对待。”
“那棵树,就是那颗白色的树,从路边倾斜过来开满花朵的那棵,像个新娘子,是一个戴着可爱而朦胧的面纱,周身纯净雪白的新娘呀。”
通过回顾文本,学生会发现第一个片段是文中的“作者视角”。通过客观细致的描摹,绿山墙的生活环境、周边风光完整地呈现。第二个片段则是“马瑞拉视角”。因为马瑞拉生性古板严肃,一切美景在她眼里都微不足道,甚至连阳光都过于灿烂。第三个片段是“安妮视角”,这时她刚刚遇到马修,在路上她极其兴奋,表露了她乐观积极和富于想象的特点。
虽然以上三个片段都是景物描写,但所起的作用却各不相同。通过联系景物和人物,可以发现人物之间截然不同的个性。通过分析,让学生初步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下一步教学环节作铺垫。
03
具体描写要细化
在初步感知景物描写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评选“最美风景片段”,评价的标准如下所示。
描写手法
塑造人物
星级
运用一种描写手法
没有体现
人物特点
★★★
运用两种描写手法
初步体现
人物特点
★★★★
运用两种以上
描写手法
重现
人物的特点
★★★★★
通过具体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寻找片段时便具有目的性和审美性。在讨论、研读的过程中,学生既受到文中意境的熏陶,也深化了写作手法的习得。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肯定学生的探索发现,而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多样的答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形成对“美景”的认知,并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基于此,教师再出示具体场景,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建议教师提供本地乃至本校的美景。因为较为熟悉,容易唤起学生的共情)。教师还可进行写法提示,如“巧用修辞”“衬托手法”“关注细节”等,让学生循序渐进。学生初次接触仿写,难免觉得艰涩,可以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先共同摹写指定场景,再实现个性化创造。
如“夕阳慢慢下落,只剩一个半圆,颜色也从金黄色逐渐变成了红色。”
通过例句,可以引导学生从下落的过程、形状的变化、周围的景物、颜色的变化等角度进行“扩写”。
“夕阳一点点往下落,从蔚蓝的云端慢慢滑向碧蓝的湖面,最终只剩一个半圆,静静地躺在水底。”
“在空中,飞鸟与白云环绕太阳,一切都是那么地欢愉。在半空中,太阳碰着楼房的头顶,不过一点也不疼。最后,她悄悄钻进水里,和小鱼玩起了捉迷藏。”
“正午时分,太阳明亮耀眼,像一面发光的镜子。到了下午,阳光开始柔和,呈现暖洋洋的金黄色。时间一点点推移,夕阳越来越低,色彩也越来越浓,像鲜亮的橙红色丝绸。”
通过范文领路、集思广益,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个性化的表达。
教师还可以相机提问,如果要在“夕阳西下”中加一个人物,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他会有哪些动作?请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融合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运用所学方法,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通过对生活的延伸,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04
教材编排有台阶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写景类习作进行了阶梯式编排,从描摹具体场景到半命题式书写,写作难度不断增大,运用方法不断增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通过引入《绿山墙的安妮》,可以让学生感受人文熏陶,深化方法习得,培养写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