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植物花卉内容页

描写《南天竹》的古诗

2025-10-30 08:29:30 花卉

描写《南天竹》的古诗

《南歌子·南天竹》

清·蒋英

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

浑疑红豆种闲庭。

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

不畏严霜压,何愁冻云凌。

渥丹依旧叶青青。

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

译文:南天竹清高的品性可与梅花为伴,美好的名字能和竹子相提并论。让人恍惚间怀疑是把红豆种在了庭院里。深深喜爱那一串串累累的果实,总是那样姿态优美。南天竹不畏惧严霜的压迫,又何愁冻云的欺凌。它的果实依旧鲜红,叶子依旧青翠。正好可以和岁寒三友一起插在瓷瓶中供人欣赏。

赏析:这首词从多个角度赞美了南天竹。上阕开篇“清品梅为侣,芳名竹并称”,将南天竹的品性与梅花相提并论,名字与竹并称,突出其高雅的气质。“浑疑红豆种闲庭”,以一种错觉来形容南天竹果实的红艳,如同红豆般惹人喜爱。“深爱贯珠累累、总娉婷”,则直接表达了对南天竹果实累累、姿态优美的喜爱之情。下阕“不畏严霜压,何愁冻云凌”,运用拟人手法,强调南天竹不惧严寒,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品质。“渥丹依旧叶青青”,描绘了南天竹在寒冬中果实鲜红、叶子青翠的鲜明色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最后“好共岁寒三友、插瓷瓶”,说明南天竹可与松、竹、梅这些代表坚韧品格的岁寒三友相媲美,一同插在瓷瓶中,成为人们装点居室、寄托情怀的选择,进一步升华了南天竹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词人对南天竹的赞美和对高雅品质的追求。

《天竹》

清·何其章

小苑年华又到冬,几枝潇洒隐墙东。

映来雪里三分白,射到堂前万点红。

娇艳难教鱼母混,轻圆可与泪珠同。

幽人折供瓷瓶内,一室融融淑气冲。

译文:小花园里又到了冬天,几枝南天竹潇洒地隐藏在墙的东边。它与雪相互映衬,让雪也增添了三分洁白,它的红色果实照射到堂前,仿佛万点红光。南天竹的娇艳难以让它与其他普通植物混杂,那轻盈圆润的果实如同泪珠一般。高雅的人将它折下插在瓷瓶内,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和美好的气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南天竹的优美姿态和高雅气质。首联“小苑年华又到冬,几枝潇洒隐墙东”,点明时间是冬季,南天竹在小园中潇洒地生长在墙东,“潇洒”一词赋予了南天竹以人的姿态,展现出其自在、优雅的模样。颔联“映来雪里三分白,射到堂前万点红”,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写出南天竹与雪相映,使雪更白,其果实的红色照射到堂前,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感十足。颈联“娇艳难教鱼母混,轻圆可与泪珠同”,进一步突出南天竹的独特与美丽,它的娇艳使其难以与其他植物混淆,果实的轻圆如同泪珠,细腻地描绘了果实的形态。尾联“幽人折供瓷瓶内,一室融融淑气冲”,写高雅的人将南天竹折下插于瓷瓶中,其带来的美好气息弥漫整个房间,营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体现了南天竹的观赏价值和其所蕴含的高雅情趣。整首诗通过对南天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南天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

《访僧不值》

宋·李之仪

我来独爱南天竺,公去谁烹北苑茶。

赖有清风犹好客,扫门杨柳影交加。

译文:我独自喜爱南天竹,您离开后谁来煮北苑的茶呢?幸好有清风依然像好客的主人,杨柳的影子交错着扫过门庭。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拜访僧人未遇的情景。首句“我来独爱南天竺”,点明诗人前来拜访僧人,且对南天竺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南天竺的清幽之景吸引了他,也可能是其象征意义与诗人的心境相符。次句“公去谁烹北苑茶”,“公”指僧人,“北苑茶”是名茶,诗人遗憾僧人不在,无人与之共品佳茗,既体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品茶这一雅事的向往。后两句“赖有清风犹好客,扫门杨柳影交加”,诗人将清风拟人化,说清风依然好客,以杨柳影交加的景象烘托出环境的清幽雅致,尽管僧人不在,但清风、杨柳营造出的氛围让诗人感受到了另一种慰藉,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幽,通过描写拜访不遇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南天竺花》

宋·董嗣杲

粉红朵子不胜簪,何日移根鹫岭深。

碎颗绿攒知暑过,乐枝红透得霜侵。

凉分细叶犹张盖,秀结枯条可架禽。

忆着花开花谢处,假山亭畔石池阴。

译文:粉红的花朵多得无法完全插在发簪上,什么时候才能把它的根移植到那深远的鹫岭呢。碎小的绿色颗粒攒聚在一起,知道酷暑已经过去,繁茂的枝条透着红色,是受到了寒霜的侵袭。凉意分散在细叶之间,仍然像张开的伞盖,秀丽的枯条可以供鸟儿栖息。回想起花开花谢的地方,就在那假山亭旁、石池的阴凉之处。

赏析:这首诗以南天竺花为主题,通过对其形态、生长环境及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首联“粉红朵子不胜簪,何日移根鹫岭深”,诗人由南天竺花的粉红花朵起笔,既写出花朵之多,又通过“何日移根鹫岭深”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颔联“碎颗绿攒知暑过,栾枝红透得霜侵”和颈联“凉分细叶犹张盖,秀结枯条可架禽”,分别从季节变迁和花枝特点入手,描绘了南天竺花在不同时节的状态,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尾联“忆着花开花谢处,假山亭畔石池阴”,诗人回想起花开花谢的过程,将思绪拉回到假山亭旁的石池阴凉处,营造出静谧、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安详与恬静。

《南天竺花》

宋·杨巽斋

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颗更轻圆。

人间热恼谁医得,只要清香净业缘。

译文:在夏季雨后,南天竺花绽放了,结成了红色的果实,更加轻盈圆润。世间人们的烦躁不安与苦恼,谁能医治呢?正需要这南天竺花的清香来净化人们的业缘。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天竺花在雨后的美丽姿态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诗的前两句通过“花发朱明雨后天”描绘了南天竺花在夏季雨后盛开的情景,“朱明”点明季节为夏季,雨后的花朵显得格外清新。“结成红颗更轻圆”则细腻地描写了花朵结成的红色果实的形态,突出其轻盈圆润的特点。后两句则从花的美好引申到对人们心灵的慰藉,认为南天竺花的清香可以净化人们的业缘,消除人们内心的烦躁与苦恼,体现了诗人对南天竺花的赞美以及对其净化心灵作用的寄托。整首诗意境清新,寓意深刻,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净化相结合,给人以启迪和美感。

TAG标签:古诗南天竹
再来一篇
上一篇:描写百合花的优美诗句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