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席慕容、林清玄对时间的描写,哪段最触动你的心弦。
傍晚下班时,雨还没停,细密的雨丝织成灰蒙蒙的网,把天罩得格外沉。
下车后才想起早上忘带伞,风裹着雨点儿往衣领里钻,只好把外套上的帽子拉得严严实实,急急忙忙往家赶。
正低着头盯着地面时,一位白衣少年撑着伞走到身边。
“你住哪里?我送你吧。”他声音清亮,像雨后初晴的阳光,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莽撞与热心。
我连忙摆手,说自己就住前面39号楼,几步路就到。
他却没收回伞,只是把伞往我这边又倾了倾。
“没事,顺路,送你到楼下。”一路上没多说话,只听见雨丝落在伞面上的沙沙声,还有他偶尔提醒“这边有积水”的轻声叮嘱。
这么善良的孩子真让人感动。
回家后才想到他该不会错把我当成同龄人了吧,那说话的语气明明像对待小女生。
这个小小的误会,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让心里忽然就泛起一阵唏嘘。
前几天整理旧照片,还翻到二十岁时的样子,扎着高马尾。
那时总觉得日子长得没边,以为青春会像夏天的蝉鸣,热热闹闹地响个不停,从没想过“老”是什么样子。
在教室里抄席慕容的诗“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和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那时觉得白发是别人的事,离自己格外遥远。
可谁能想到,四十年光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不是难过,只是有点怅然。
就像手里握着一把细沙,明明攥得很紧,指缝里的沙还是一点点漏下去,那些鲜活的、热烈的、敢爱敢恨的青春时光,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溜走了。
这份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让我蓦地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追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日子溜走时从不让人察觉,没有脚步声,没有提醒语,就这么顺着指缝、跟着晚风,悄悄的,悄悄的,便没了踪迹。
就像我们总在换季时才惊觉,春天的花曾开得那样艳,夏天的叶曾绿得那样浓,转头却只剩枝头的秋实或檐下的冬雪。
林清玄也曾感叹时光易逝:“春华难得,夏叶难得,秋实难得,冬雪难得,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很难得”。
面对这匆匆流逝的时光,我们唯有攥紧当下的暖意,认真过好每个朝暮,才不算辜负那些“难得”的日子。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或许,我们不必执着圆满,那些藏在岁月里的遗憾与感动,都是日子独有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