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作描写(突出技艺高超)
“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2.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好好学本事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3.细节描写(强化人物个性)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4.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
曹小三“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发现“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曹小三误以为白点露馅时,“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
问题是:这样教学,是不是有点烦琐?《刷子李》要学习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究竟是什么方法?这篇课文应该怎么教学呢?
这就需要精准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我的方法是:再仔细地品读一下教材(我一般不读教学参考用书)。
首先,我注意到课后练习: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这提示我们在感受刷子李的人物特点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下手——写刷子李的语句、写曹小三的语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抓手”,只要提起来,百毛皆顺!(教材编者是给了我们教学的方法的)
其次,我注意到“交流平台”中关于《刷子李》的一段话:也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如,《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这又提示我们本课的教学重点——“侧面描写”。
至此就非常清晰了,《刷子李》这篇课文的写法是:为了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既对刷子李进行了动作、语言等直接描写,又透过曹小三的视角,通过“找白点”这一典型案例对刷子李进行了侧面烘托。
所以,《刷子李》要学习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是: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