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场景景色内容页

写作能力提升训练之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2020-09-10 09:51:27 景色

写作能力提升训练之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一、【目标确定】

       (一)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美丽的景色,漂亮的服饰,形象气质好的明星等等,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不过,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角度比较单一,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或是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但是他们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本堂作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描写景物。

       (三)教材分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 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本单元为自然山水单元,是写景的经典美文,从长江三峡高猿长啸,到苏轼与故友共赏明月淡雅;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奇异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目标指引】

       1.养成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绘,突出景物特征。

       3.体会情境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三、【写作指津】

       (一)写作情境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涉世之初,淳朴,天真,总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后来慢慢长大了,逐渐发现,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于是我们开始加入自己的思想来解读这个世界,于是乎,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再后来呢,大彻大悟,我们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这时,我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已另有一番风味了。大家觉得是这样吗?其实,这两个境界跟描写景物的道理是类似的。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和“如何表现景物特征”这两个问题。

       (二)目标展示

       1.养成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绘,突出景物特征。

       3.体会情境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三)互动交流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抓住景物特征)

       活动一:什么是景物的特征呢?

       教师小结:有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意思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有区别的,而在众多的区别中,我觉得有两项是最主要的。一是物与物之间的差异,比如说牛与大象;再则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差异,比如说季节差异、地域差异,正所谓“橘生南为橘,橘生北则为枳”。这些其实就是景物的特征。

       活动二: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呢?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们思考:

       文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词语体现了景物的特征?作者又是如何刻画景物特征的呢?

       教师小结:描写的景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何首乌、覆盆子等;

       表现景物特征的词语及表现方法:

       触觉:光滑;

       视觉:高大、紫红、碧绿、肥胖等;

       听觉:低唱、弹琴等。 

       味觉:又酸又甜; 

      由此可见,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我们就有可能把景物的特征抓住。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特征,就要刻画出景物的形状、色彩、数量、质地、声响、气味、神韵等,鲜明地呈现出景物的特色美,必须全方位、多侧面地进行立体观察,用心观察,用心感悟。我们把实施办法归纳为“调动感官,如实摹写”。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表现景物特征)

       过渡语: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景物描写得更形象、生动一些呢?

       活动一:出示对比文段,明确修辞的作用。

       文段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雨里还有他们的房屋。

       文段二: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思考:对比两段中红色部分的语句,你有什么发现呢?

       教师小结:很显然,文段二红色部分作者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雨细且密、细且亮、细且柔的特点;“静默”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春雨中安静而又平和的气氛。所以,我们想要将景物的特点写得形象而生动,就必须“妙用修辞,传神绘形”。

       活动二: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教师小结:俯视所见江中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仰视所见山上奇观:“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山水相映,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峻拔超脱的画面。由此可见,描写景物突出其特点还可以“角度多变,动静相间”。

       活动三: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

       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学生朗读,品味探究: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感染人心?

       教师小结: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都充分说明了景物描写中感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境界也会得到提升。

       四、【写法探究】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这种写法,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调动感官,如实摹写。

2.妙用修辞,传神绘形。

3.角度多变,动静相间。

4.融情入景,提升境界。

       五、【体验表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TAG标签:写作景物特征
再来一篇
上一篇:作文|描写自然景物的好句好段,简直美得不像话,阅读写作用得着!下一篇:【描写景物的英文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