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一句意为终日无事,只能不时地逗逗还不懂事的小孙子。此句尽显作者闲淡、有趣的初夏生活。
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此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全诗寄情于景,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初夏游张园
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这首田园诗色调明丽、气氛热烈、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写的是江南初夏时人们宴饮园林的生活情景。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把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这首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透过诗句表面,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运用对偶句式,采用了拟人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这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之一。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全诗四句,围绕午睡写。前三句是午睡前,末句是午睡后,不直接写午睡,而午睡已包含在其中,用笔活泼跳脱。
夏花明
唐·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眼前一片闪烁。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颇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追求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