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宋·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这首小令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181年~1185年)间闲居故乡山阴时的作品。他在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写的《长短句序》,说他“绝笔”停止写词已有数年,因此词作于这几年中当可确定。
此词描绘初夏季节树阴浓合,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词人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他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
4
喜迁莺·梅雨霁
宋·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初晴的宁静画卷,充满了生活的闲适与恬淡。此词上片起笔交代了时令,并奠定了整首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接着进一步描绘了小园中的景致,画面鲜活生动;下片转而描写室内的环境,末以一句富于哲理而情绪轻灵的话收束全篇。图片
5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宋·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词人张先是江南湖州人,又在江南作过官,晚年归宿也在江南。这首词是词人夏日游江南湖山所作。
词的上片主写湖山之美;下片转景入人,天人合一,在这大自然的美景里添了一抹人气和人情。词中既写江南夏日湖山之美,又写歌女容貌和性灵之美,融自然美与女性美于一境,写出歌女在天光水色之间的清歌妙发,表现出湖山和人物纯真自然的性灵。
6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
宋·周邦彦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这首词上片点明了庭院清新、雅致的环境特点,展示出庭院的空间布局;下片则更加侧重于对动态景致的描写,将风、帘、燕、水、扇、鱼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末句则将视线拉向远方,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这首词摹写出夏日庭院的宁静与生动,显示了词人对自然景物的细微体察、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7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孝惠后的族孙,且娶宗室之女。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郁郁不得志。这种秉性,这种身世际遇,使他像许多古代文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胸襟之中,常常流走着痛苦、孤寂、无奈的波澜。这种心绪时时反映在他的词作中,这首《南歌子》便是一例。
此词以常见的写景起手,抒写了词人超脱尘世、恬淡自然的心境。上片布景,使用白描手法,显得异常闲适而恬淡;下片抒情,通过日常生活的四件事来体现,即醉酒,下棋,长睡,题诗,颇有牢骚。
8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词人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