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季节春天内容页

韩愈的这首诗把暮春时节描写得十分细腻,且意蕴丰富

2024-04-22 11:16:16 春天

韩愈的这首诗把暮春时节描写得十分细腻,且意蕴丰富
 

自古以来,很多诗人通过诗词表达惜春之情。春天一旦逝去,装扮春天的花朵也将完成它们的荣耀使命,凋谢殆尽,归于尘土。《红楼梦》中,林黛玉望着从树上凋零的花瓣,伤感不已,发出了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一声叹息。在这位敏感而专情的林黛玉眼中,柳絮和榆钱都是无情之物,只顾展示自己的芳菲,而不顾桃花和李花的飘零。

春天,没有夏的酷热和浮躁;没有秋的萧瑟和寂寥;没有冬的严寒和衰败。春是草长莺飞,欣欣向荣的,它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活力。所以,每到暮春时节,多情的文人墨客都会伤感,于是就有了"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和"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伤春之句,寄托诗人惜春的情思和情怀。

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中唐诗人—韩愈的名篇《晚春》,看看一代文豪,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笔下的暮春景象及惜春感悟。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

TAG标签:暮春
再来一篇
上一篇:“句句不提春天,却句句是春暖花开”下一篇:那些关于春天的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