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河流内容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江水”的三个层次

2023-10-13 11:35:07 河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江水”的三个层次

苏轼擅长描写“风”“月”“江”“山”,这在他的“三赤”中有着完美的体现。单看“江”的话,《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江”,就很富有层次和匠心。

一、第一层,粗线勾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个“去”字,不事渲染,不动声色,笼统地写了长江的流势。一个“淘”字,写出“浪”的整体态势,在“去”基础上增加了较为明显的动感,让人有了江水“滔滔”之感,但是“淘”后面接的是“人物”,使得“淘”的“动态”力度大打折扣,因为这些“风流人物”都是被“时间长河湮没”的,与“江水”无关。因此,这里的一“去”一“淘”,仅仅是词人一实一虚,对“江水”进行的粗线条式的勾勒。(“去”和“淘”属于大众化使用词汇,基本人人都会使用。)

二、第二层,精细摹刻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个“惊”字,类似于“拟物”的手法,将受惊吓兽类的狂躁不安、无处安放的态势赋予了“江涛”,刻画江水的不受控制、不可捉摸和不拘形象的趋势和动态,可谓“传神”,远胜“怒”字。一个“拍”字,具体展现了“江涛”的状态和宽度,描摹出激起的“江涛”像一面偌大的手掌一样“啪”地“击打”在,既有“江涛”拍击前、中、后的“形”也有相应的“声”。一个“卷”,捕捉到“江水”上下翻滚的瞬间姿态,既描画出浪涛“翻卷”的“美”,又完美地体现了“江水”的“力”。这些精准细致的刻画描摹,具体展现了赤壁之下的“江水”,就像一段实况视频,一场江水的演出。(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实打实的。这里才见出词人的“文字功夫”。)

三、第三层,固化概写

“江山如画”,四字中的“如画”二字,轻而易举地将粗线条勾勒出的“江水”的整体态势和精雕细刻而成的“江水”的具体情形“收拾”起来。不再纠结或执着于“刻写”,而是一笔收紧,由实转虚,由动态转静态,由眼前的“景”转为纸上的“画”,将眼前对“江”的所见所闻所感集中在了一张仅能展示“瞬间”的“画”上。“如画”既是总结,又是文字表述的升级——眼前的景色,就像在“画”上,就像“画”上的景色一样美,就像是刚刚“画”出来的一样。这里继精雕细刻的“具体描摹”之后,以“固化概写”的方式,对“江水”(和“山”)做了冷静的收束。(这种及时的对文字的“不粘不滞”和果断的“断舍离”,也是需要修炼的。)

三个层次,目的不同,侧重不同,用力不同,展现的内容因而也不相同。三个层次,几乎是在几句话中就交代完毕,让人来不及细思。来不及细思,就容易漏掉一些诗词的精彩和美好,所以,面对一些作者的“精心和匠心”,我们还是要停下来,“慢慢走,慢慢欣赏”才好。

TAG标签:江水
再来一篇
上一篇:关于赞美黄河的语句下一篇:描写小溪、河流和池塘的好词好句好段!快拿起小本本摘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