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描写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人爱在春天做这些事
中国古代的诗歌,有着大气磅礴、气象万千的丰富内涵,时至今日,古代文人墨客在诗歌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中国古诗的内容总是包罗万象,就连一年更迭变化的四季,都能成为诗人笔下浪漫优雅的诗词。就在这些描写四季的诗词中,人们绝对会发现,关于“春天”的古诗数量,要远胜于其他几个季节。比如贺知章笔下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再比如白居易的“谁家春燕啄春泥”,就连王安石的这首思乡诗《泊船瓜洲》都借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来表达他自己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为何如此多的古诗中,文人墨客总是偏爱“春天”呢?
春之“意象”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变化更迭的四季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每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的具体形象。比如说到春天,人们就想到了桃花、梨花、春柳、黄莺这些代表春日的美好意象;夏日的意象则为炎日、荷花;秋日的意象主要有落叶、梧桐、秋蝉;能够代表冬日意象的则是霜雪、松柏等。这四个是季节的意象美学,就成为了古诗中借物抒情的具体对象,也决定了古代诗人关于春夏秋冬的抒情模式。据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春秋景物被采撷入古诗词的比例,远远要高于夏冬景物,诗词意象中的春与秋相比,春天又更加具有数量优势。
气候与农业影响下的春天
中国古人之所以如此喜欢春天,其实是受到了自然气候的影响。我国本就是一个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四季分明、昼夜交替的规律性特点,让中国古诗词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周期性季节病”。其实早在1987年,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中四季出现的频率与强弱时,早就提出了中国古诗词所存在的“气候论”,春秋两季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相较于夏冬其温度更加具有不稳定性。春天是乍暖还寒,是草木萌芽,是万物的苏醒,这种季节的变化与推移,仿佛是在瞬间所完成的。自然气候所造成的这种春天的季节特征,让文人骚客在与春季相遇时,其情感更加容易感化宣泄,这就增加了古诗与春天相遇的可能性。
其次,春天之所以在古诗词中如此频繁地出现,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特性有关。农业大国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民以食为天”,说到粮食问题,自然就涉及到了中国的24节气。根据中国古人的农耕生活经验,四季农时拥有着无须赘言的重要性,《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记载:“春,令民毕出在野”,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几千年的古代,春天也代表着播种、希望、青春、生命,这种与自然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季节,同样也自然而然地蕴含在了诗人的情感内涵中,成为了中国诗歌的一部分。
节日习俗中的春天
再者,节俗文化也是让春天频繁出现在中国诗歌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代表,在这首长篇爱情故事中,也是紧紧围绕“春”来写,比如“春寒赐浴华清池”、“芙蓉帐暖度春宵”、“春从春游夜专夜”,这首古诗之所以会极力突出“春”这个字,其实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男女情事,常发生于春季。之所以会发生在春季,就是因为在春天有一些特别的岁时节日,会不会以往素不相识,毫无瓜葛的男女提供一个相恋的机会,比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是古代极为隆重的节日。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由于封建教条的枷锁,女子常年幽居深闺,她们能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只有在元宵、清明、三月三这些全民狂欢的节日里,女子才能打扮一番,走出家门游玩。所以在是中国古诗中,就有很多描写男女之情萌芽于春季的古诗,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相思词,就是写于春季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之词。其实中国古代许多爱情作品,男女主相遇的设定背景大多都发生于春季,比如白娘子与许仙就相遇于清明节。这些节岁礼俗,为男女之前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那些与爱情相关的故事也因此而诞生。
踏青郊游中的春天
中国文人墨客之所以如此喜欢春季,将这个季节写入诗词当中,还与历史悠久的春游踏青密切相关。踏青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社会,仍然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时令习俗,所以它才能代代沿传。从《武林旧事》中早就记载过古人踏青春游的习俗,就连《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其实描绘的都是清明时节古人踏青出游的热闹盛况。古人踏青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以游览名胜美景、观赏山川风光,也可以野炊、放风筝、狩猎,充实踏青活动,所以这句“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就足以看出历代文人骚客与春游踏青的不解之缘。
尤其是在唐、宋以后,踏青春游的习俗比以往历朝历代更加盛行,所以这个时候与春游踏青相关的古诗,相比昔日更多。唐朝诗人韩愈的这首《寒食》、宋朝程颢的《郊行即事》,还有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内嵌54个“春”字的《春词》,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都体现了历代文人骚客与春游踏青的不解之缘,如若不吟诗作赋将这种盛况记载下来,古人又如何回味春游踏青时的美好风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