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指发簪。即年龄到了15岁的女子,带上发簪,到了出嫁的年龄。
碧玉年华/破瓜年华/二八芳龄:女子16岁
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瓜字初分(破瓜)即两个八字,指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以“桃李”形容貌美,正是女子最美的年龄。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花信指开花时期,泛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舞勺之年:指男子13至15岁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所以后人以舞勺代指13岁。
志学之年:指男子15岁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舞象之年:指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即男子成童,学射御,后人以舞象代指15岁。
弱冠之年:指男子20岁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到了20岁,可以举行冠礼,并赐以字,表明到了刚刚到了成人的年龄
而立之年:指30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即男子到了30岁,应该是个自立的年龄。
不惑之年:指40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不惑是指能够辩明是非,指男子到了40岁,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
天命之年:指50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男子到了50岁应该是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知非之年:50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指到了50岁了,要反省自己,知道了以前49年中的错误。
耳顺之年:指60岁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男子到了60岁时听别人的话就能判断是非。
花甲之年:指60岁
《唐诗纪事》: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60年为一花甲,则花甲之年是指60岁。
古稀之年:指70岁
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寿命较短,能活70岁是比较少的,所以以古稀之年代指70岁。
杖朝之年:指80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即年过80岁,按照古人尊老的礼仪,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耄耋之年:指80-90岁
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耋指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鲐背之年:指90岁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指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形容年纪非常大,后人以鲐背代指90岁。
期颐之年:指100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指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后人以期颐代指100岁。
民间寿称
喜寿之年:男女77岁。
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
米寿之年:男女88岁。
因“米”宇拆开来刚好是数字“八十八”。
白寿之年:男女99岁
因“白”字乃“百”字去“一”,故称。
茶寿之年:男女108岁。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入”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