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河流内容页

关于洪水的描述

2020-07-08 11:22:16 河流

一、洪水在地质剖面中的位置

要把地质学和《创世记》的信息结合起来,就必须考虑到两大地质观念——板块构造论和灾变论——目前的变化。这两种理论对于洪水形式的推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运用目前的观点时必须谨慎。

地质的测量表明,现在沉积的速度十分缓慢,而地壳中的沉积岩却是极厚的。按照目前的速度,这需要很长的沉积时间。经大量的研究(埃基尔,1976年,第14页),许多学者认定沉积岩是经过三百万至十五亿年的时间而形成的。这些估算的平均值只是地球假定年龄的百分之五。但远远超过圣经年代所表明的几千年时间。为了解决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创造论者假定地质剖面中的大部分沉积岩是在洪水时沉积形成的。其速度要比现在的观察快得多。为了协调沉积的普通速率和圣经年代的差异,人们把地质剖面的大多数地层归诸于洪水。

有些创造论者和有神进化论者曾认为洪水可能发生在更新世或更近的时间。人们必须假定创世(大部分低层的沉积岩含有化石)与洪水间隔很长的时间,才能作出这种设想。《创世记》的描述不支持这种观点。而且在地质剖面的上端附近,人们无法指出在何处是将“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创7:19)的全球性的洪水。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局部的洪水。但局部的洪水同样不符合《创世记》的描述。在一场局部的洪水中需要建一艘庞大的方舟来保存陆地的动物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地质剖面显示在不同的层面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见本文第四部分第五点)。进化论者认为这正体现了进化的过程。但是他们所期待的过渡性生物却并不存在。微进进化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见前一章)。创造论者把地质剖面各层中生物的差异归诸于洪水(见本文第六部分第3点)。如果给地质剖面的形成设定漫长的时间,那么,不同的时期(或地层)就涉及不同的生物了。这就需要用进化论或渐次创造论来解释(拉姆,1956,226页)。渐次创造论的观点与《创世记》和上帝在第四条诫命中的直接话语不符:“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出20:11)。如果人们相信圣经所描述诚实,忠信和公义的创造主,就不会认为祂在颁布十诫时欺骗了我们。有一方面推定上帝藉着一系列的创造过程或漫长的进化来创造生物,一方面又说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完成创造,这似乎与圣经中所描述信实的上帝是完全不符的(赛45:19;多1:2)。

二.各种假设

很少有人将地质学的新资料与圣经的启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洪水画面。在这方面确实需要谨慎,因为有些数据只是暂时性的。但是我们也拥有大量比较客观的资料,可以与圣经的启示和科学结合起来。希望这种结合能早日完成。目前所提供的只能是暂时性的说法。

1

大陆沉陷说

这种说法比较简单,认为洪水以前大陆的底部是花岗岩,和现在一样(见本文第五部分第一点)。花岗岩的平均厚度比不上现,所以那时的山比现在要矮。花岗岩的分布更为广泛,所形成的海洋较小,有些还处于不同的平面,和现在的地球一样(如黑海和大盐湖)。有些海位于花岗岩基底的大陆上,而最低最大的海底部则是玄武岩,与现在的海洋相同(图2和图3)。在地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水(见本文第三部分)。依据地球深处软流圈运动的板块构造理论,人们能够接受全球性洪水的观念。在上帝的干预下,软流圈从大陆底逐渐推移到海洋下面,导致大陆的沉陷和海洋的升高。当海底达到一个高于大陆的高度时,其底部的海洋沉积岩将会转移到大陆较低的沉陷部分。这与怀爱伦的描述相符:“上帝分布在海底的泥土,石灰和贝壳被抛起,撒向四处”(怀爱伦,1886年著)。洪水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见本文第三部分)。当水位慢慢上升时,逐渐破坏了洪水前的地貌,造成了沉淀层的排序模式。水来自洪水前的海洋,地球内部(大渊的泉源,创7:11)和雨水(可能部分来自火山)。水蒸气是火山气体的主要成分。在整个地质剖面中有火山活动和造山运动的证据,故在洪水过程中肯定有火山活动,火成岩的侵入和局部地区相对升高。浊流在当时也一定很普遍。

当整个地球被水覆盖以后,可能由上帝的作为推动了大变化的过程。陆地由于较轻就上升了,海洋则下沉,各自达到现在普通的高度。这发生在洪水的后半阶段。大风帮助吹干一些沉积层,甚至吹走了某些山顶(怀爱伦,1890年,第108页)。根据板块构造的理论,在洪水的后半阶段,发生在软流圈与岩石圈里的转化以很快的速度形成现在的海床和大陆模式(见本文第五部分第一点)。但这样形成的大陆缩小了,由较厚的花岗岩层支撑着较重沉积岩和显露出来的地形(怀爱伦,1947年,第20页)。挪亚离开方舟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壳中的变化仍在继续,逐渐下降到现今的水准。大气层中大量的火山灰可能挡住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从而使地球降温(布鲁克斯,1949年,第208页)。这一降温现象可能导致大片冰川的形成,特别是在两极。

这个暂时性的说法可被视为进一步研究的框架。

2

大陆与海洋转换说

这个说法认为在洪水期间,地壳较高的部分被冲入洪水前的海洋中。假定这些海洋比现在小。较高的地区被洪水时的雨水和其他水所侵蚀。地壳均衡调节(回应载量变化的地壳纵向运动)将使原来较高的地区升得更高,促成进一步的侵蚀。同时在洪水前的海洋聚积了更厚的沉积物。最后洪水前的“大陆”被全部侵蚀,而海底较深的沉积物发生质变(见本文第四部分第2点)。这些地区(海洋)沉积物的底层被吸入地球内部柔软的岩浆,使剩余的部分变得较轻。地壳均衡调节使它们提升而形成现今的大陆。结果洪水前的海洋与陆地发生了转换。大范围的火山活动伴随着这些事件,导致现在地壳沉积岩层中和其上有大片的玄武岩流。这些新大陆的漂移形成了现今的大陆分布和海床结构的模式。但是这种漂移和地壳均衡调节的速度应当比现今大多数地质学家所想象得要快得多。

大陆沉陷假设(见本文第七部分第2点之1)的许多细节,如火山作用,冰川作用,浊流等,都与上述大陆与海洋转换说相符。但转换说所主张洪水前大陆的完全毁灭似乎不符合怀爱伦的描述。怀爱伦认为大陆的有些部分所受的影响不象其他部分那么严重;只是如山脉断裂变形,而不是被摧毁;平原(不是海洋)变为高山(怀爱伦,1890年,第108页)。

3

其它说法

在十九世纪末叶,有人提出地球在冷却时收缩,造成崎岖的山脉,就象风干的苹果的那样。这种观点在地质学中曾获得正统的地位,但现在不再流行了。它为洪水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假设,特别是关于地球收缩使地壳变厚,导致山脉崎岖险峻和大陆的升高。

地球膨胀说是一种更为大胆的假设,自板块构造说诞生产生以来曾受到了人们特别的关注。尽管目前大多数地质学家都放弃了这种观点,但一直有科学文献支持这种观点(凯利,1975年;斯图尔特,1976年)。不知道将来的科学研究会不会对这种观念做进一步阐述,或阐述到何种程度。它的有些方面对于创造论者确实有一定的意义,故不能武断地予以排除。大陆分开并形成现有的海洋可能发生在创造周的第三天(创1:9, 10)或洪水的结束阶段。

这些观点都是推测,只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而在没多少年以前,大陆漂移的观点还被认为不正确的。

4

结语

上述的假设显然不都是正确的,但它们有着相互的联系。当人们探索洪水前花岗岩地壳上的海洋发生了什么变化时(见图3),所提出的大陆沉陷说就含有转换的成分。在任何一种假设中都可能存在地球适度膨胀和收缩的可能性。发生的真实情况可能涉及上述每一种设想的一些部分,以及其他尚未提出的设想。真理往往不像我们有限的智力所能设想的那么简单。

三、化石层次与洪水

当我们探讨地质剖面中的各种生物时,显然会发现在底层中不存在最为复杂的生命形式。许多创造论者用洪水按生态自然顺序的淹没来解释沉积岩中化石分布的模式。人们假定在洪水前动植物在各地区的分布是一样的。特别是在高山地带,海拔较低处的动植物与同一地带较高处的动植物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探讨洪水导致化石层次的时候,必须区别我们所熟悉的区域性小洪水和《创世记》所描述的那场我们不太熟悉的全球性洪水。一场洪水往往将沉积岩从高处冲到低处,将之杂乱地混合在一起。在全球性的大洪水中,情况就不会那么杂乱无章了。当洪水逐渐上升摧毁各种洪水前的地貌和其中所特有的生物时,会形成一个层次。可以想象在这场大灾难中有巨大的波浪。怀爱伦曾提到方舟在波浪中被抛来抛去(怀爱伦,1890年,第100页),四处漂移(同上,第99页)。三米高的波浪会产生每平方厘米七十克的压力。浊流(见本文第五部分第2点)通常会把沉积物带到地势较低的地方,一层层有秩序地堆积起来,就象地壳中许多沉积岩中的层次一样。这种层次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逐渐上升的洪水摧毁地貌的顺序。这种观点被称为生态成带说,是H·W·克拉克提出来的。见图4。他1946年的著作提供了洪水前假设的地貌。这种地貌既被上述的洪水所摧毁,就可以在化石中找到其次序。一些人作为进化依据的地质剖图,也可以说明洪水以前在地球表面的不同海拔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和现在差不多。例如在海底里是没有鹰和牛的。

有一种把生态成带模式过于简单化的倾向,将现在的生态分布与洪水以前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因为它与化石的层次不符。例如我们现在的海洋生物几乎都生活在海平面以下。当我们观察化石的次序时,我们会发现石炭纪有大量的陆地植物,与任何现存的植物都不一样。再往上在二叠纪中,我们发现在这些陆地植物上面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往往与下层的不一样。这种排序在中生代中再次出现。而在现今的地面上则找不到类似的排序。如果我们假定海洋在洪水以前存在不同的平面(图3和图4),我们就可以根据洪水前不同的生态分布来解释这种排序了。我们也可以假定一些生态特殊的地区在被上涨的洪水摧毁以前上升或既上升又沉陷。

在地质剖面不同层次中,化石特性的程度以及这些种类化石的广泛分布,使生态成带理论成为洪水的假设为前提的化石次序的最佳解释。这种假设也解释了标志性化石存在的原因。其他用来解释化石次序的因素包括重力排序(密度较大的生物在洪水中陷得更深),运动特性(运动能力较强的生物在洪水中逃到较高的层次)和漂浮特性等。毫无疑问,这些因素在洪水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解释化石的整个次序。也许原始的生态分布,排序,运动和漂浮等因素在洪水时综合起来发挥了作用。

生态成带理论提出了一个与现在不同的洪水前生态系统,认为洪水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生态。古生物学的资料显示过去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可以依据寒带或热带的生物化石来估计过去的气温。过去地球的温带范围似乎要大得多(门泽斯等,1973年,第350页)。布鲁克斯(1949年,第204页)估计从寒武纪到第三纪中新世,从北纬40至90度之间的现代大陆地区,其古代的气温要比现在平均高出7°C(13°F)。显然过去是解开过去的钥匙!

正如本文第六部分第1点所指出的:创造论学者通常将地质剖面中含有化石(显生时代)的那部分都归诸于洪水。如果能够在地质剖面中指出洪水开始和结束的部位,那是最理想的。但像洪水这样复杂的事件是不可能有这么简单的答案的。在世界的某个地区,洪水最后的沉积物可能是侏罗纪的,其上没有其他的沉积了。但在其他地方最后的沉积物可能在第三纪中新世。第三纪中新世可能是洪水的最高点了,因为在地质剖面中这里出现了巨大的气候和化石变化。洪水的起始也是很难确定的,因为在洪水以前可能就存在着一些化石。如果当时有珊瑚礁的话,情况就一定是这样。珊瑚礁主要是由化石构成的。在洪水时它们会被打碎、移动和重新堆积,形成再制的化石。在许多地方,寒武纪可能是洪水活动的起点,而在其他地方,起点可能更高或更低。

据报告,在前寒武纪的最上端发现了有些稀有蠕虫和水母的化石。这些化石可能是洪水前或洪水时的沉积物。寒武纪与前寒武纪的界限是很难确定的(库维和格莱斯纳,1975;斯坦利,1976年)。前寒武纪化石十分稀少,并包括若干难以识别或无法识别的岩层(如克劳德,1973年;克诺尔与巴尔古恩,1975年)。被认为是藓类植物所产生的基质物在某些前寒武纪岩层中十分丰富,有些在前寒武纪岩层很深的地方发现(梅森和范·布鲁恩,1977年)。如果这些物质是过去生命真正证据的话,那它们就是洪水前的沉积物。否则就得把洪水的起始,至少是这些地方洪水的起点推到比大多数创造论所认定的古生代底部低得多的位置。

四、《创世记》洪水的证据

由于圣经所描绘的洪水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人们是很难想象的。我们无法描述未曾发生的事件,并不能据此来否定洪水的发生。一个全面的调查应当允许特殊事件的存在。我们虽然没有洪水的直接证据,但这么大的一场灾难肯定会留下大量的间接证据来证明它的发生。

1

海洋沉积岩的分布

覆盖地球的沉积岩层的特点之一是大陆沉积岩的平均厚度约为海底岩层(1.5公里)的五倍。有些原来被河流等带到海洋的沉积物可能从岩石圈被吸入地幔(见本文第五部分第1点)。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沉积物被吸入地幔。大陆上三分之一的沉积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它们来自海洋。这对于证实全球性的洪水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怀爱伦关于海洋岩层升高的观点吻合(本文第三部分)。有人认为目前海洋的岩层非常稀薄是因为这些岩层只是从洪水的后期才开始聚积的。而大陆的海洋沉积层则是洪水前海洋里的物质。不相信洪水之类全球性大灾难的地质学家们,通常把大陆上大量的海洋沉积物解释为大陆长期淹没在海平面之下的时候,在广大的地区聚积了海洋的沉积物(如布鲁克斯,1949年,第206页;施罗斯和施皮德,1974年)。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遇到过挑战(维斯,1972年)。认为过去的大陆较低的观点与上述大陆在洪水时沉陷的第一种假设十分相似(见本文第六部分第2点之1)。尽管如此,海洋沉积物在大陆上的数量之大与分布之广是人所未曾料到的,除非用《创世记》的洪水来解释。

2

大陆上独特的陆源沉积物的广泛分布

在大陆上独特的陆源沉积物广泛分布的特征,证明大陆上发生过一种现代所无法类比的灾难。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三叠纪含有树木化石的希纳兰普砾岩。这是在美国西南部钦利地层的一部分。这种砾岩有时伸入粗糙的砂岩中,其厚度通常不到30米,却能覆盖近二十五万平方公里(格利高利,1950年)。这说明需要一种比现在大得多的力量来形成这么大面积的粗糙沉积层。一些人所声称的区域性沉积活动是不可能形成这么大面积的。其他地层的底部砾岩也提供了同样的证据。

许多地层连续广泛分布的特性,也证明了全球洪水所造成的大面积的沉积。例如美国西部含有恐龙化石的五颜六色侏罗纪摩利逊地层从堪萨斯州一直延伸到到犹他州,从加拿大延伸到新墨西哥州(辛泽,1973年著),但其平均厚度仅为150米。这些不胜枚举的大面积地层反映了沉积的连续性,其规模之大是现在难以想象的。许多地质学家将此解释为地区性沉积特征的组合。地区性的沉积现象能产生如此大面积稀薄的地层,这同样是不能想象的。人们会问,地区性活动怎么会在沉积形成所假定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此地均匀。其数据与《创世记》洪水的描述倒是更加符合。

3

在化石中地方特征的弱化

现代生物的地方性特征要比化石中的远为明显。换一句话说,化石的生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要比现存的物种广泛得多。许多古生物学家提到了这一区别(如舒尔,1969著;巴尔古恩,1953年;瓦伦廷和摩瑞斯,1972年;瓦伦廷,1973年)。全球性的洪水可导致化石中地区特征的弱化,因为那时的生物会发生横行的移动。还有可能是因为地球当初的气候条件较为均匀(怀爱伦,1890年,第61页;1947年,第46页)。这两种情况的数据都与圣经的描述相符。

4

浊流

本文第五部分第2点所提到的快速浊流沉积的新观点十分符合《创世记》洪水那样的大灾难。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沉积岩中哪些部分最终会被认定为浊流岩。浊流岩往往十分复杂,不一定是分层次的,有时无法辨认。多特(1963年)提到加利福尼亚州温土拉盆地的某些沉积岩中约有不到一半的浊流岩。他估计美国西北部从泥盆纪到始新世的地层中,有30%为层次分明的浊流岩,15%为石灰石,15%为火山岩,还有40%来源不明。

人们可以假定在大型湖泊和大陆被淹没的地区发生了浊流,再经过了漫长的间歇期。但是越来越多的大陆沉积岩被认定为浊流岩,证明了只有洪水中才会发生的大规模水下活动,与现在大陆的沉积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5

不整合表面侵蚀特征的缺乏

许多岩层中都有代表地质时间间隔的不整合表面。这些间隔显示了时间的作用。这些长时期的间隔所发生的侵蚀应当是明显的。当这些特征被埋没在新一轮的沉积之下时,侵蚀的结果有时会保存下来。在主要的侵蚀层中,不整合表面几乎完全不存在,正如我们如今在地球表面上所看到的许多峡谷那样,表明沉积层之间不存在时间的间隙,正如洪水的设想所示。虽然有少数化石峡谷存在(如科亨,1976年),但与现在地表的大量峡谷相比,它们在古代沉积岩中的普遍缺乏,证明过去沉积的迅速极快,没有时间发生侵蚀。

有些地质学家用准平原的观点来解释不整合表面侵蚀特征的缺乏。准平原被视为是分布广泛的低地势侵蚀地表。但形成准平原所需独特的事件顺序(托恩布利,1969年,第185-188页)使许多学者质疑这种观点(如霍尔摩斯,1965年,第575页;福斯特,1971年,第65页)。如果准平原是化石的一个普遍特征的话,应该能找到现代的实例。但布伦姆(1969年,第98页)质疑任何现代准平原的存在。

地质记录中不整合表面的特征似乎为洪水的观点所需要相对连续的沉积提供了证据。

TAG标签:洪水描述
再来一篇
上一篇:关于中国洪水时代的真实性下一篇:让人热泪盈眶的那些身影 ——写给防汛保畅一线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