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网描写自然大地内容页

描绘给大地的散文诗

2020-05-15 08:41:43 大地

写给大地的散文诗

平静、柔和、诗意、隽永,

当我们用上这些词是在讨论一幅画还是一首诗?

我们是在讨论刘洵的绘本,严格地说是绿色时期和绿色时期之前的绘本。

在绘本遍地的今天,一方面是国外绘本大量涌入,而国内原创绘本还底气不足;一方面是国内赶工粗制滥造的劣质伪绘本,不仅不能起教育作用,反而是误导。万卷童书的品鉴师团队一直在寻找真正值得反复阅读的原创绘本,当发现一本好原创绘本,我们还会特意观察作者的后继创作是否质量稳定?有没有模仿借鉴国外绘本的痕迹?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有没有中国文化的底蕴?

这些问题关系到一个绘本创作者持久的发展。

红一时的叫现象,来得快去得快;红很久的才有影响力,以及用艺术来塑造灵魂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师。

国际绘本大师的矜贵是用作品说话的,他们用画面和这个世界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思想用画面来展现。虽然现在的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和国际安徒生奖都有了,但是绘本上的冲冠之旅一再受挫,很显然,我们特别期待属于中国的绘本大师。

刘洵丨2015年最美的发现

当我们发现刘洵绘本的时候,众口难调的我们惊人地一致:值得期待的原创绘本作者找到了!更惊喜的是她不仅仅是绘者,还是文本的作者。

那是我们那一年最美的发现。

美在不同的人们心中定义是不一样的,好看是一种美,风格鲜明是一种美,能触及灵魂是一种美,刘洵的画很容易被误解为第一种,只有静心看来才不是一个肤浅的欢娱的故事。她的画没有攻击力,没有追求震撼效果,如绿荫下的清茶,如青绿枝头朝露,一时一刻的恰到好处,这时候你才知道她所有的创作是在和灵魂交流。

一旦是抵达心灵的美,比抵达眼睛的美就是从图片跨越到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前期

她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是获第四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佳作奖的《牙齿,牙齿,扔屋顶》,这本书全面展示刘洵驾驭文字与画面的功底,亲切的书名唤起多少70后80后童年的回忆,被岁月浸染得灰黄的弄堂像刚刚走出我们的记忆,跟随主人公为了一颗乳牙一路走来,回顾了多少记忆深处不经意被忽略的童年往事,在平凡的人物群像里那些夏天特有的郁热阵阵升腾。拆迁把熟悉的居住地拆解了,这是城市在进步在发展,可这本书唤醒我们执拗保留的那部分真实的记忆,像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换牙,哪怕牙丢了,回忆里没有疼,只有对爱与关怀的记取。看到这本书,也许有人看到的是民俗,有人看到的是童年,我看到的是为儿童所描绘的城市变迁,像陈凯歌的《百花深处》一样构建在城市发展上新旧之间的冲击,只是刘洵的笔下格外温柔,在每个小小的角落都寄托了足够的深情。

从2014诞生至今,这本书色调怀旧的绘本在以鲜亮色调的童书市场几度再版,打动人的就是那份对真实的挖掘,对城市生活最细微末梢的保留。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昨天

绿色时期

1

《五月》张月的描写平淡温情,刘洵的绘画再现了文字对乡村日常与劳作的亲近。

刘洵的画不仅再现了文字对乡村日常与劳作的亲近,还发掘出乡村生活清新明亮的色彩,嫩嫩的新绿,明晃晃的阳光,就连雨天都闪烁着自己的光泽,大量对光线的追逐折射出绘者对乡村生活淳朴的歌颂。主色的黄是给泥土与阳光的,绿是给生长的,两种写实的色调承载的是创作者对土地饱满的热爱。

《五月》这样的农忙体裁,做过火了是民俗展现,一味突出辛劳是小读者并不能很好体会的,把乡村的繁忙紧张用孩子们能亲近的兄妹和妈妈的日常展现,容易让小读者有进入乡村的代入感,而不是脱离在故事之外。这本控制得恰到好处的表现就像克制着感情不轻易滥觞的诗,一句一画都可以慢慢咀嚼。

明亮的光给乡村生活明快的节奏

2

《好像》是著名作家秦文君一篇非线性记事的儿童散文。

《好像》是风格灵动的儿童散文,这种非明确情节文本在儿童阅读中不是特别能取悦小读者,然而小女孩一路追寻发现就是以美为线索,串起心头萦绕的美好感觉,是给那些对美萌发自觉意识的孩子的盛宴。文字的美提升了对画面的要求,刘洵大面积使用饱和度不一的绿塑造出雨后的清新活力,各种有透明质感的水汽在一片绿中让立体空间轻盈。这本书整体设计意识很好,封二是一场雨中寥寥几棵小树,封三的树依旧简洁清淡,小树却精神勃发,好像是另外一个值得探寻的故事,又贴合主题嵌入进文本。氛围的营设让每一页都不空过,随便打开哪一页都舍不得关上,哪怕是唯一的人物小女孩都恰好和景色构成呼应,不突兀不孤立,人和自然的亲近在一个彼此都舒服的度。

3

这本又是刘洵图文包办的作品,和《五月》、《好像》可以合称为绿色三部曲。

那两本需要配合文本,而这本更完整展现文图合一时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用清明回乡扫墓表现对乡野的讴歌,对生命逝去陡然空缺的遗憾和那委婉而不哀痛的感伤。在氛围营造上比起以前的作品,出现了冲突,无论是油菜花旺盛的生命力和田野山地一抹抹柔弱新绿的视觉冲突,还是回到故乡小女孩愉快和已逝奶奶猜谜的幻想与现实的冲突。如果说以前的画面强调整体和谐,这一次无疑是有了新的想法和表现角度。这本明明是清明节的体裁,如果标题向节日主题靠拢更容易制造卖点,偏偏用了更让孩子们喜欢的谜语做题,让作者倾向情感表达的意图更鲜明呈现。这本中影子一样虚幻的奶奶让人想起儿童奇幻,儿童奇幻盛行于日本儿童文学,以熟练描写非真实场景人物的安房直子为最佳代表,而《谜语》在原创绘本中是用画面和文字进行了儿童奇幻根植于中国大地的最清新隽永的表达。

绿色三部曲是精美的自然颂歌,《五月》是掺杂阳光明亮感的黄绿,《好像》是接近森林厚密的翠绿,而《谜语》的绿是淡淡的柔柔的嫩绿,用不同的主调展示季节特色。但是以作品的创作意识来看,《谜语》达到了新的高度,《五月》中的乡村,尤其是房屋,有理想主义色彩,《好像》房屋是弱化的符号,《谜语》中的农村是现实的,有喻示着新生的新建粉房子,也有喻示着生命归途的衰败老房子,尤其是断壁残垣和被风雨浸染的痕迹大量展现,和主题里的生命流逝形成完备的整体。同时房子和世世代代生于斯葬于此的农民一起构建一个坚韧的主体,房子就是农民一代代在土地上经受岁月的风雨侵袭,房子和人一样可以被时间毁灭,但不会停止对大地的塑造与热爱。

刘洵作品转变期到了,就像一个人攀登到我们眼里很高的高度,应该享受仰慕与欢呼,只是她不满足,她刻意在追求同从前的自己不一样的目标。

这个时期作品真实、温暖、亲和、深情。

城市时期

4

《哈气河马》就是这样的转折期作品,这本书延续《谜语》的儿童奇幻,然而它是无字书,无字书比图文兼具的绘本更难。

无字书完全要靠画面推动故事,动辄需要成组连续的分镜头画面推动情节。用画来说话,是件看似容易,画起来漫长的煎熬。完全舍弃语言,比图文一体难度高太多太多,就连我们认为最接近分镜头表现的漫画都是没有舍弃语言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的无字书作品是大师殿堂的直通车车票,是画在纸上的电影。而她的转变除了表达方式的转变,还有表现对象的转变,这个时期作品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哈气河马》就是一个关于城市冬天的寒冷浪漫又甜美的故事,用背景和细节的真实细微把冬天里哈气变成小男孩理想中期待的河马衬托得可信可亲,整体背景色调很粉很萌,这个冬天里软萌粉糯的童话特别贴合小孩子,让冷这个不受小孩喜欢的主题变得好玩有趣。小男孩从热气里找河马这一意象本身有浓厚的诗意,河马不光是孩子热切的天真的象征,也是对温暖对友谊对情感的渴望载体。那连成一片的河马是生活在城市规则里的人的理想化投影,生活与理想就像哈气与河马,鼓励孩子们在现实中不断放飞自己的想象。和以往作品的深厚比起来,这本就是对天真的赞美诗。

5

没想到她放弃最容易被市场接纳的儿童奇幻,做了一本极其写实的《翼娃子》。

《翼娃子》完全不符合我们对绘本应该是满足儿童阅读需求的认知,没有多少儿童会对一个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孩子的日常感兴趣,对一点都不走样的写实——公交车、长江大桥、小吃店、菜市场这样常见到失去兴趣的存在,然而刘洵在画笔和文字里这些日常必经之地折射的是脉脉的人情与关怀,这样的关怀出现在托尔斯泰的的作品里,也出现在刘洵的绘本里。冬天的寒冷和城市的庞大反而更加衬托出那一句句话和一个个小举动里朴素的温暖,就连微不足道的恐龙玩具都是爱细密的载体。能把现实里的辛苦劳累写成电动车上、油腻桌子上的散文诗,把背井离乡的城市外来者沉甸甸的奋斗史挖出一点点的满足,还有那务工者和子女文化落差的轻轻一笔,似乎意尽又余音袅袅。这种对真实的挖掘和生活辛劳的再现,细微到从一句话一个动作里对翼娃子的关怀,还有那些天真的乐观的举动,一个原本在茫茫人海里最容易被忽略的孩子成了幸福与希望的载体。国家和民族的传承,在高处,也在这样极低极低的地方。

这两本和刘洵正在创作的新作品都是以城市为背景,又可以组成新的城市篇章,只是和习惯描绘城市最炫目最闪耀最高大之处的那些绘本比起来,普通人,日常小事,从小小的细节中给人物注入理想的感召力才是她专注描绘的主题。就像有些人用钢笔写诗,她用画笔写淡淡的散文诗,描绘自己对大地的深情,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有在劳动的人,她都会在笔墨和颜料里倾注尊敬和赞美。

所以,这样紧贴大地,描绘最普通的人和日常的风景,从中掘出最容易被忽略的光泽才是我们所敬佩的。

TAG标签:描绘散文诗大地
再来一篇
上一篇:写给大地流浪家情花花下一篇:红叶是秋天写给大地的情歌
猜你喜欢